当前位置:首页> 唐宋诗

雷門

〔宋朝〕 王十朋

吳越興亡事若何,譙門遺迹枕山阿。 大聲曾作雷霆震,應笑人間布鼓多。

译文

其他

猜你喜欢

  • 柏崖老人號無名先生男削髮女黃冠自以雲泉獨樂命予賦詩

    古也憂婚嫁,君能樂性腸。 長男棲月宇,少女炫霓裳。 問爾餐霞處,春山芝桂旁。 鶴前飛九轉,壺裏駐三光。 與我開龍嶠,披雲靜藥堂。 胡麻兼藻綠,石髓隔花香。 帝力言何有,椿年喜漸長。 窅然高象外,寧不傲羲皇。

    錢起 唐宋诗
  • 送孫直遊郴州

    孤舟上水過湘沅,桂嶺南枝花正繁。 行客自知心有托,不聞驚浪與啼猨。

    戴叔倫 唐宋诗
  • 詠興五首 解印出公府

    解印出公府,斗藪塵土衣。 百吏放爾散,雙鶴隨我歸。 歸來履道宅,下馬入柴扉。 馬嘶返舊櫪,鶴舞還故池。 雞犬何忻忻,隣里亦依依。 年顏老去日,生計勝前時。 有帛禦冬寒,有穀防歲饑。 飽於東方朔,樂於榮啓期。 人生且如此,此外吾不知。

    白居易 唐宋诗
  • 月夜期友人不至

    坐待故人宿,月華清興秋。 管弦誰處醉,池館此時愁。 風過渚荷動,露含山桂幽。 孤吟不可曙,昨夜共登樓。

    許渾 唐宋诗
  • 感懷呈所知

    十年流落賦歸鴻,誰傍昏衢駕燭龍。 竹屋亂煙思梓澤,酒家疎雨夢臨邛。 千年別恨調琴懶,一片年光覽鏡慵。 早晚休歌白石爛,放教歸去臥羣峰。

    譚用之 唐宋诗
  • 其三

    地極綏安鎮,天隨使節存。 民風移醜陋,土俗轉醖醇。 野服迎旌佩,獠草避陣雲。 宣威雄劍鼓,導化動琴樽。 石裂磨刀處,溪留飲馬痕。 龍湖魚鳥眼,認此第三巡。

    陳元光 唐宋诗
  • 遊零陵見父題壁感而成詩(題擬)

    下馬連聲叩竹門,主人何事感遺恩。 迴頭泣向兒童道,重見甘棠舊子孫。 (見《增修詩話總龜前集》卷二十五引《青瑣後集》)(〖1〗《青瑣後集》:「廖齊父爽直嘗爲永州刺史。 齊後遊零陵,於民間見父題壁,感而成詩曰〖略〗。 」清鄧顯鶴輯《沅湘耆舊集》卷八定此詩作者爲廖偃,其說謂「偃父圖曾爲永州刺史,後偃遊零陵,於民間見父題壁,感而成詩。 」偃事跡詳陸氏《南唐書》卷八、《十國春秋》卷七四。 祖爽,父匡圖。 匡圖,宋人避諱或省「匡」字,《十國春秋》卷七三載其仕歷,未任永州刺史。 其父爽事跡附匡圖傳,初仕南漢,後舉族奔楚,馬氏表爽爲永州刺史。 此詩非廖偃作。 爽子今知有二人,即匡圖、匡齊。 因知此詩爲匡齊作。 《青瑣後集》所謂「廖齊父爽直嘗爲永州刺史」,「齊」字上因避諱略去「匡」字,與匡圖同例。 「爽直」之「直」字爲衍文。 )。

    廖匡齊 唐宋诗
  • 偈頌 七

    翫古松高雲不齊,鴻鶬鶴抱幾年棲。 剖㲉同時殊有異,羽張騰漢碧霄低。

    文偃 唐宋诗
  • 雜體五首 三

    春羅雙鴛鴦,出自寒夜女。 心精煙霧色,指歷千萬緒。 長安貴豪家,妖豔不可數。 裁此百日功,唯將一朝舞。 舞罷復裁新,豈思勞者苦。

    韋應物 唐宋诗
  • 竇園醉中前後五絕句 其一

    東風吹雨小寒生,楊柳飛花亂晚晴。 客子從今無可恨,竇家園裏有鶯聲。

    陳與義 唐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