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堂無復見雙親,建此來寧似在神。 天地深恩難以報,含悲唯有淚霑巾。
无
其他无
〔宋朝〕 王十朋
入堂無復見雙親,建此來寧似在神。 天地深恩難以報,含悲唯有淚霑巾。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石上生芽二月中,蒙山顧渚莫爭雄。 封題寄與楊司馬,應爲前銜是相公。
清曉水如鏡,隔江人似鷗。 遠煙藏海島,初日照揚州。 地壯孫權氣,雲凝庾信愁。 一篷何處客,吟凭釣魚舟。
夫婦生五男,幷有一雙女。 兒大須娶妻,女大須嫁處。 (「處」,項楚校爲「去」。 )戶役差耕來,(「差耕」,伯三七二四卷作「差科」。 )棄拋我夫婦。 (「拋」,伯三七二四卷作「挽」。 )妻即無裙祓,(「裙祓」,伯三七二四卷作「褐被」。 袁賓校「裙被」。 )夫體無褌袴。 父母俱八十,兒年五十五。 當頭憂妻兒,(「憂」,伯三七二四卷作「養」。 )不勤養父母。 渾家少糧食,尋常空餓肚。 男女一處生,(「生」,伯三七二四卷作「坐」。 「處」,項楚校作「出」。 )却似餓狼虎。 粗飯衆厨飡,美味當房傳佉。 (「佉」,伯三七二四卷作「棄」,張錫厚改作「去」。 )努眼看尊親,只覓乳食處。 少年生平又,(「平又」,伯三七二四卷作「夜□」,張錫厚改作「夜樂」,項楚校爲「夜叉」。 )老頭自受苦。 。
萬頃波涵一碧秋,飄飄隨處任輕舟。 踏歌聽立忘機鷺,擊楫驚飛熟夢鷗。 烟水淡圖山點翠,雲霞麗景日拋毬。 帆收不盡湖天景,何必蒹葭古渡頭。 (《古今圖書集成·山川典》二八二《太湖部》)。
君不見晉陽作垣期自固,中藏荻蒿勁箘簵。 知音會遇張孟談,安趙有才終一顧。 人生會遇自有時,兩股何須欲置錐。 快將好景供詩酒,嗟嗟戚戚非男兒。
宅側造豬欄,正坐貪穢免。 巷中堆馬糞,而以清貴顯。 二事大不侔,其眼乃能辨。 吾徒與衲子,相去夫何遠。 祇恐無鼻孔,當知係所踐。 勿謂一瓣香,便解生一善。 居心苟不凈,探洗謾盧扁。 要令登此堂,摩詰失其□。 深入不二門,諸臭雪見睍。 湛然方寸間,衆妙來煙篆。 香銷本無事,風靜雲回卷。 當年杜陵老,所造宜不淺。 夜宿贊公房,習氣元未殄。 沉憂覺清夢,豈念世路蹇。 豬欄馬糞輩,皆預公卿選。 泥塗布渠巷,欲往傷吾跣。 所以聞妙香,慨歎獨輾轉。 此香爲誰來,知落處者鮮。 何如被蒙頭,熟寐一覺遣。
慶源淮瀆正滔滔,昆季中間譽最高。 三接固知先政地,五兵聊欲試鈞陶。
龍爪灘前江水平,蟆頤山下春草生。 白石既出細可數,雜花初開遠更明。 日落盡見樓閣影,天晴易聞鐘鼓聲。 至今回思三峽路,蛇退猿愁心甚驚。
萬里冰輪轉斗城,薄帷開望暝寒輕。 金從佛國初移地,玉與仙家便作京。 乾鵲繞枝經下苑,漢刀持夜發連營。 謝郎莫惱修然意,欲把纖雲點太清。
來自丁香國,還應世所稀。 叢生盛枝葉,亂結罥中衣。 冷艷瓊爲色,低枝翠作圍。 蔓連疑鎖骨,時見玉塵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