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唐宋诗

送曹夢良赴桐廬戶掾 其二

〔宋朝〕 王十朋

鷄黍相尋豈偶然,論文尊酒荷留連。 秋風初送雁群至,喬木喜聞鶑友遷。 勸我鑑湖行甚力,送君釣瀨去無緣。 願將清白師韓范,從此高堂有四賢。

译文

其他

猜你喜欢

  • 感諷六首 五

    曉菊泫寒露,似悲團扇風。 秋涼經漢殿,班子泣衰紅。 本無辭輦意,豈見入空宮。 腰衱珮珠斷,灰蝶生陰松。

    李賀 唐宋诗
  • 冬夜荅客

    冬日誠可愛,不如夜漏多。 幸君霜露裏,車馬犯寒過。 學耕不逢年,稂莠敗黍禾。 豈唯親賓散,鳥鼠移巢窠。 獨見青松心,凌霜庇柔蘿。 壯日賤若此,留恩意如何。 因憶古丈夫,一言重山河。 臨風彈楚劒,爲子奏燕歌。

    鮑溶 唐宋诗
  • 奉和襲美懷華陽潤卿博士三首 一

    幾降真官授隱書,洛公曾到夢中無。 眉間入靜三辰影,肘後通靈五嶽圖。 北洞樹形如曲蓋,東凹山色入薰爐。 金墟福地能容否,願作岡前蔣負芻。

    陸龜蒙 唐宋诗
  • 書妙圓塔院張道者屋壁(蜀大東門外有妙圓塔院,僧名行勤,俗姓張氏,人以其精於修行,因謂之道者。)

    成都有一張道者,五十年來住村野。 祇將淡薄作家風,未省承迎相苟且。 南地禪宗盡偏參,西蜀叢林遊已罷。 深知大藏是解粘,不把三乘定真假。 張道者,傍沙溪,居蘭若,草作衣裳茅作舍。 活計生涯一物無,免被外人來借借。 寅齋午睡樂咍咍,檀越供須都不謝。 沿身不直五分銅,一句玄玄豈論價。 張道者,貌古神清不可畫。 鶴性雲情本自然,生死無心全不怕。 縱逢刼火未爲災,暗裏龍蛇應歎訝。 張道者,不說禪,不答話,蓋爲人心難誘化。 盡奔名利謾馳驅,個個何曾有般若。 分明與說速休心,供家卻道也爛也。 張道者,不聚徒,甚脫灑,不結遠公白蓮社。 心似秋潭月一輪,何用聲名播天下。 (《茅亭客話》三)。

    慈覺 唐宋诗
  • 陳侍郎宅觀花燭

    今夜銀河萬里秋,人言織女嫁牽牛。 珮聲寥亮和金奏,燭影熒煌映玉鈎。 座客亦從天子賜,更籌須爲主人留。 世間盛事君知否,朝下鸞臺夕鳳樓。

    徐鉉 唐宋诗
  • 頌古二十首 其九

    清凈本然徧法界,山河大地即皆現。 性覺必明認影明,眼耳便隨聲色轉。

    釋道顔 唐宋诗
  • 遊天衣寺

    世稱幽景屬金仙,若是精藍豈妄傳。 澗湧雙泉雷出地,山圍四面管窺天。 唐僧手澤神毫健,梁帝宸恩寶器妍。 今日喜償平昔志,更逢閩客此安禪。

    趙諴 唐宋诗
  • 山居雜詩九十首 其六九

    赤城玉京天,冠簡奉香火。 一旦僧有之,道容易佛坐。 忽爲道復得,瞿曇加巾裹。 屢改神不聞,二家自人我。

    曹勛 唐宋诗
  • 王家亭池

    涪川勝處城之西,萬松直上王家池。 池心有亭無四壁,五月菡萏生淪漪。 向來城中望山上,但見一抹深黛眉。 却從山中望諸處,雲霧平野光參差。 飛鴻羣往山數點,陣馬萬匹江東馳。 眼前景物費酬答,中有隠几無言師。 題詩他日要人識,君家有叔良不癡。

    李石 唐宋诗
  • 陪留守余處恭總領錢進思提刑傅景仁游清凉寺即古石頭城三首 其三

    已守臺城更石城,不知併力或分營。 六師只遣環天闕,一壘真成借寇兵。 向者王蘇俱解此,冤哉隗協可憐生。 若言虎踞渾堪倚,萬歲千秋無戰爭。

    楊萬里 唐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