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上詩成驛使馳,社中猶恨使來遲。 不堪冀北群空後,况是江東日莫時。 春半鶑猶懶呼喚,雨多鳩亦厭分離。 論文尊酒何時共,公說歸期我去期。
无
其他无
〔宋朝〕 王十朋
馬上詩成驛使馳,社中猶恨使來遲。 不堪冀北群空後,况是江東日莫時。 春半鶑猶懶呼喚,雨多鳩亦厭分離。 論文尊酒何時共,公說歸期我去期。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妾年初二八,家住洛橋頭。 玉戶臨馳道,朱門近御溝。 使君何假問,夫壻大長秋。 女弟新承寵,諸兄近拜侯。 春生百子殿,花發五城樓。 出入千門裏,年年樂未休。
百官朝下五門西,塵起春風過玉堤。 黃帕蓋鞍呈了馬,紅羅繫項鬬回雞館松枝重牆頭出,御柳條長水面齊。 唯有教坊南草綠,古苔陰地冷淒淒。
露圓霞赤數千枝,銀籠誰家寄所思。 秦苑飛禽諳熟早,杜陵遊客恨來遲。 空看翠幄成陰日,不見紅珠滿樹時。 盡日徘徊濃影下,祗應重作釣魚期。
白社思歸處,青門見去人。 鄉遙茂苑樹,路入廣陵塵。 海日潮浮曉,湖山雪露春。 猶期來帝里,未是得閑人。
積翠千層一徑開,遙盤山腹到瓊臺。 藕花飄落前巖去,桂子流從別洞來。 石上叢林礙星斗,窗邊瀑布走風雷。 縱云孤鶴無留滯,定恐煙蘿不放迴。
江花岸草晚萋萋,公子王孫思合迷。 無主園林饒採伐,忘情鷗鳥恣高低。 長江月上魚翻鬣,荒圃人稀獺印蹄。 何事斜陽再回首,休愁離別峴山西。
璞玉耀荆山,山根竇玉泉。 有聲清出籟,凝色碧於天。 曉靜微涵日,春晴淺浸煙。 巖花紅影密,啼鳥下沙壖。 (見《湖北金石志》。 )(〖1〗詩末原題「寶曆□年二月廿一日」九字。 〖2〗《湖北金石志》:「案石碑高二尺四寸,寬三尺一寸,首行書『惠泉』二字,次行漫漶莫辨,當是作詩人姓名。 中六行行書五律一首云〖詩不重錄〗。 末行書『寶曆□年二月廿一日』,字徑二寸許。 案鄭漁仲《金石畧》載荆門軍有宇文鼎《惠泉詩》。 新舊《唐書》無鼎傳,《全唐詩》亦未之及。 是刻雖闕其名,然以年號與鄭氏所載證之,詩爲文鼎作無疑。 唐代詩人湮沒無聞者,正復不少,今荆門象山石壁留此《惠泉》詩刻,以傳文鼎之名,不可謂非幸矣。 」)。
金軀遺散骨,寶塔徧天龍。 創開於十塔,終成八萬興。 珠蓋靈光變,剎柱吐芙蓉。 屢開朝霧露,數示曉靈徵。 紅霓相映發,風搖響和鐘。 仙鸞往往見,神僧數數從。 獨超群聖上,合識普生恭。 砧碓擊不碎,方知聖叵窮。 (見同書卷五三《感福部》)(按:《明州阿育王山志》卷十錄此首,題作《頌佛舍利》。 )。
雁還空渚在,人去落潮翻。 臨水獨揮手,殘陽歸掩門。
滿目悲凉意,憑誰斷送秋。 尋僧求竹舍,俯檻得江流。 天末高低雁,波間出沒鷗。 時危身局促,却羨汝無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