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上清音樂奏仙,洲如孤嶼媚中川。 餘干遥服三苗國,陸羽高飛百越天。 風過琵琶聲不斷,水來雲錦色長鮮。 留題重遇張公子,又入詩中第一編。
无
其他无
〔宋朝〕 王十朋
堂上清音樂奏仙,洲如孤嶼媚中川。 餘干遥服三苗國,陸羽高飛百越天。 風過琵琶聲不斷,水來雲錦色長鮮。 留題重遇張公子,又入詩中第一編。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節物驚心兩鬢華,東籬空繞未開花。 百年將半仕三已,五畝就荒天一涯。 豈有白衣來剝啄,一從烏帽自攲斜。 真成獨坐空搔首,門柳蕭蕭噪暮鴉。
雨露滿儒服,天心知子虛。 還勞五經笥,更訪百家書。 贈別傾文苑,光華比使車。 晚雲隨客散,寒樹出關疎。 相見應朝夕,歸期在玉除。
家泉石眼兩三莖,曉看陰根紫脈生。 今年水曲春沙上,笛管新篁拔玉青。
天鹿遙徵衛叔,日龍上借羲和。 將共兩驂爭舞,來隨八駿齊歌。
昨度[匡](厈)山下,春鶯曉弄稀。 今來[湓](盆)水曲,秋鴈晚行飛。 國有文皇召,人慙謫傳歸。 迴行過梵塔,歷覽遍吳畿。 杏樹栽時久,蓮花刻處微。 南溪雨颯颯,東峴日輝輝。 瀑溜天童捧,香爐法衆圍。 煙雲隨道路,鶯鶴遠驂騑。 遠上靈儀肅,生公談柄揮。 一兹觀佛影,暫欲罷朝衣。 (此詩見《永樂大典》卷六六九九「十八陽」「江」字〖七函、六十四冊〗。 )(按《永樂大典》卷六六九九「九江府」十一「寺院」引《江州志》。 「太平興龍寺在虎溪,本晉東林寺。 太元九年桓伊置,法師慧遠道場也。 」又引《元一統志》:「東林禪寺,《舊志》載在州境,晉武帝太和十年建,唐號太平興龍寺,最爲廬山之古剎,寺有慧遠袈裟。 」《江州志》又謂寺有劉孝綽、孟浩然、李白、崔融、錢起、裴休、皇甫冉、杜荀鶴及樂天之詩。 此詩即自所引錄出。 〖1〗《吉石庵叢書》影印日本藏古鈔陳舜俞《廬山記》卷四收此詩,題作《遊東林寺》。 首句作「昨度匡山下」,第三句作「今來湓水曲」,均可訂《大典》之誤,兹據改。 第十五句作「煙霞隨道路」。 又詩後附跋云:「元和十三年二月二十九日,曾孫朝散大夫使持節江州諸軍事江州刺史上柱國清河縣開國男賜紫金魚袋能再刊勒。 」)。
齒如十二月,𮪃牙象四時。 二十四氣足,伯樂視爲規。
碧玉寒塘瑩不流,紅蕖影裏立沙鷗。 便當不作南溪看,當得西湖十里秋。
野客伐山桂,橫爲曲渚橋。 勢危寧過馬,徑狹欲通樵。 小艇何妨繫,離魂正此銷。 想君迴首處,虹影在林椒。
柴門方出雨霏霏,未到湖邊促駕歸。 深炷爐香掩屏卧,誰知不爲溼春衣。
乞得君王一曲湖,笑他三逕就荒蕪。 欲知千古高風在,月落寒山影自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