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疏歸去後,林下少休官。 聖代夔門裏,一枝栖故鸞。
无
其他无
〔宋朝〕 王十朋
二疏歸去後,林下少休官。 聖代夔門裏,一枝栖故鸞。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萬條銀燭引天人,十月長安半夜春。 步障三千隘將斷,幾多珠翠落香塵。
典使頻多擾,(「典使」,伯三七一六、伯三六五六卷作「典吏」。 )從少(一本作饒。 )必莫嗔。 但知多與酒,火{卄又}不欺人。 (「火{卄又}」,伯三七一六卷作「㺳火」,伯四○九四卷作「火芆」,張錫厚意當作「火艾」。 )。
簷雨滴秋殘旅夢。
一亭開浩蕩,千載納幽閒。 日色射丹巘,秋姿凝翠鬟。 人家屏上見,鷺點鏡中還。 冷宦驚人眼,無妨飽看山。
引劍酣歌亦壯哉,要君共覆手中杯。 秋鴻陣密横江去,暮角聲酣戰雨來。 莫恨皇天無老眼,請看白骨有青苔。 中年倍覺流光速,行矣西郊又見梅。
書劍當年隘九州,白頭歸卧一窗幽。 染成草色春猶淺,老盡梅花雨未休。 得句已無前輩賞,開編時與古人遊。 山房小甕今朝熟,不恨尊前自獻酬。
貴已不如賤,狂應又勝癡。 新寒壓酒夜,微雨種花時。 堂下藤成架,門邊枳作籬。 老人無日課,有興即題詩。
西庵每過未嘗開,邂逅清言始此回。 陶令巾車尋壑去,巳公茅屋賦詩來。 奇香炷罷雲生岫,瑞茗分成乳泛杯。 便恐從今往還熟,入門猿鳥不驚猜。
山逢塘閘冠南中,小大高低十九峰。 東畔連尖尤秀絕,一雙銅綠翠鋪茸。
地占齊山最上頭,州城宛在水中洲。 蜿蜒正作長虹墮,吸住江河萬里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