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唐宋诗

州宅雜詠 穿楊亭

〔宋朝〕 王十朋

仁者果何似,宜於射也觀。 穿楊不在手,心地要須端。

译文

其他

猜你喜欢

  • 投贈張端公

    君子量不極,胸吞百川流。 嫉邪霜氣直,問俗春辭柔。 日戶晝輝靜,月杯夜景幽。 詠驚芙蓉發,笑激風飆秋。 鸞步獨無侶,鶴音仍寡儔。 幸霑分寸顧,散此千萬憂。

    孟郊 唐宋诗
  • 失婢

    宅院小牆庳,坊門帖牓遲。 舊恩慚自薄,前事悔難追。 籠鳥無常主,風花不戀枝。 今宵在何處,唯有月明知。

    白居易 唐宋诗
  • 送行脚僧

    缾枕繞腰垂,出門何所之。 毳衣霑雨重,椶笠看山欹。 夜觀入枯樹,野眠逢斷碑。 鄰房母淚下,相課別離詞。

    李洞 唐宋诗
  • 李德裕相公貶崖州三首 三

    閑(《塵史》作「田」、《苕》作「開」)園不解栽桃李,滿地唯聞種蒺藜。 萬里崖州君自去,臨行惆(《塵史》作「怊」)悵欲怨誰? (見《四部叢刊》影印那波道圓本《白氏文集》卷二十,以《塵史》卷中、《苕溪漁隱叢話後集》卷十三參校。 )(〖1〗蘇轍《欒城後集》卷規模十一《書白樂天集後二首》云:「會昌之初,李文饒用事,樂天適已七十,不一二年而沒。 嗟夫,文饒尚不能置一樂天於分司中耶? 然樂天每閑冷衰病,發於詠歎,輒以公卿投荒僇死、不獲其終者自解,余亦鄙之。 至其《聞文饒謫朱崖三絕句》,刻核尤甚,樂天雖陋,蓋不至此也。 且樂天死於會昌之初,而文饒之竄,在會昌末年,此決非樂天之詩。 豈樂天廿徒淺陋不學者陋益之邪?樂天之賢,當爲辨之。 」〖2〗王得臣《塵史》卷中云:「令狐先生曰:『唐白傅以丞相李德裕貶崖州爲三絕句,便不負世人訾毀。 』予以爲詩三百皆出聖賢發憤而爲,又何傷哉。 後嘗語於客,會安陸令李楚老翹叟在坐上,曰:『非白公之詩也。 白公卒於李貶之前。 』予因按《唐史》,會昌六年白公卒,是歲宣宗即位,明年改元大中,又明年李貶,蓋當時疾李者托名爲之附於集。 詩曰〖略〗。 予觀其詞意鄙淺,白爲雜律詩譏世人,故人得以輕效之。 」〖3〗胡仔《苕溪漁隱叢話後集》卷十三云:「余以《元和錄》考之,居易年長於德裕,視德裕爲晚進。 方德裕任浙西觀察使,居易爲蘇州刺史,德裕以使職自居,不少假借,居易不得以卑禮見,及其貶也,故爲詩云〖略〗。 然《醉吟先生傳》及《實錄》皆謂居易會昌六年卒,而德裕貶於大中二年,或謂此詩爲僞。 余又以《新唐書》二人本傳考之,會昌初,白居易以刑部侍郎致仕,六年卒。 李德裕大中二年貶崖州司戶參軍。 會昌盡六年,距大中二年,正隔三年則此三詩非樂天所作明甚。 但蘇子由以謂樂天死於會昌之初,而文饒竄於會昌之末,偶一時所記之誤耳。 」按:今參諸家之說,收三詩爲無名氏作。 )。

    無名氏 唐宋诗
  • 寄諸洪

    彭蠡春生萬頃湖,光明相映棣華跗。 鵷雛鸑鷟俱爲鳳,乳酪醍醐總是酥。 歸壽其親來繼踵,無求於世獨知吾。 青天一紙雁數字,南北雖殊意不殊。

    朱翌 唐宋诗
  • 雜詩二十七首 其二五

    款段揚鞭過雨村,沙平步穩轉山根。 好花一簇牆頭見,深院誰家尚掩門。

    曹勛 唐宋诗
  • 別周濬

    莫恨知書失太遲,妙齡聰子本非奇。 好因椎魯加鞭策,會見火然泉達時。

    王十朋 唐宋诗
  • 贈楓橋化城院老僧

    老宿禪房裏,深居罷送迎。 爐紅豆萁火,糝白芋魁羮。 毳衲年年補,紗燈夜夜明。 門前霜半寸,笑我事晨征。

    陸游 唐宋诗
  • 移花遇小雨喜甚爲賦二十字

    獨坐閑無事,燒香賦小詩。 可憐清夜雨,及此種花時。

    陸游 唐宋诗
  • 薄醉遣懷

    跼蹐蝸廬迮,蕭條鶴髮新。 途窮貧入夢,身老病欺人。 带索忘三組,羮藜抵八珍。 蓬窗一杯酒,自覺膽輪囷。

    陸游 唐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