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日重來白帝城,勞生遠宦厭將迎。 瞿唐莫下今宜下,興逐漁舟一葉輕。
无
其他无
〔宋朝〕 王十朋
七日重來白帝城,勞生遠宦厭將迎。 瞿唐莫下今宜下,興逐漁舟一葉輕。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鰥惸心所念,簡牘手自操。 何言符竹貴,未免州縣勞。 賴是餘杭郡,臺榭繞官曹。 凌晨親政事,向晚恣遊遨。 山冷微有雪,波平未生濤。 水心如鏡面,千里無纖毫。 直下江最闊,近東樓更高。 煩襟與滯念,一望皆遁逃。
使君五馬且蜘躕,馬上能聽絕句無。 每過桑間試留意,何妨後代有羅敷。
富父舂喉日,殷辛漂杵年。 曉霜含白刃,落影駐雕鋋。 夕擯金門側,朝提玉塞前。 願隨龍影度,橫□陣雲邊。
劒外綿州第一州,尊前偏喜接君留。 歌聲婉轉添長恨,管色淒涼似到秋。 但務歡娛思曉角,獨耽雲水上高樓。 莫言此去難相見,怨別徵黃是順流。
丈室掩孤燈,更深霰雹增。 相看雲夢客,共憶祝融僧。 語合茶忘味,吟欹卷有稜。 楚南山水秀,行止豈無憑。
日日薰風卷瘴煙,南園珍菓茘枝先。 靈鴉啄破瓊津滴,寶器盛來蚌腹圓。 錦里只聞銷醉客,蘂宮惟合贈神仙。 何人刺出[猩猩]血,深染羅紋遍殼鮮。
直望漢江三百里,一條如線下洋州。 (以上六題均見宋王象之《輿地紀勝》卷一八三《興元府》)(〖1〗北宋文同《丹淵集》卷十五《崔覲詩》〖原注:大中時人〗:「崔覲者高士,梁州城固人。 讀書不求官,但與耕稼親。 夫婦既已老,左右無子孫。 一日召奴婢,盡以田宅均。 俾之各爲業,不用來相聞。 遂去隱南山,雜跡麋鹿羣。 約曰或過汝,所給爲我陳。 有時携其妻,來至諸人門。 乃與具酒食,嘯詠相歡欣。 山南鄭餘慶,辟之爲參軍。 見趣使就職,漫不知吏文。 已復許謝事,但謂長者云。 補闕王直方,本覲之比鄰。 文宗時上書,召見蒙咨詢。 薦覲有高行,用可追至淳。 詔授起居郎,裒斜走蒲輪。 辭疾不肯至,高風概秋旻。 我昨過其縣,裴回想芳塵。 訪問諸故老,寂無祠與墳。 斯人久不競,薄夫何由敦? 此縣漢唐時,諸公揚清芬。 刻詩子堅廟,來者期不泯。 」按:文同於北宋熙寧六年知漢中府,此詩爲其時作。 詩中保存了一些崔覲事跡的傳聞,故附存之。 )。
虛空問萬像,萬像答虛空。 何(《景德傳燈錄》作「誰」)人親得聞,木叉丱角童。 (《祖堂集》卷十七、《景德傳燈錄》卷十。 )。
相馬須相骨,探水須探源。 君如識此理,知人若神仙。 可以千歲下,坐照萬古前。 有時陰求人,得意初無言。 如聞失一士,每食不下咽。 人才何其鮮,求一於百千。 豈獨今世歟,自古皆已然。 我欲授此法,其誰可與傳。
我登峨嵋山,偉觀天下少。 觀公驚俗句,更覺眉山小。 短章鋒斬絕,大篇氣深杳。 紙敝墨色渝,讀誦不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