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峽江流七月平,全家東下葉舟輕。 陽臺得得收雲雨,放盡峯巒照眼明。
无
其他无
〔宋朝〕 王十朋
三峽江流七月平,全家東下葉舟輕。 陽臺得得收雲雨,放盡峯巒照眼明。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江南季春天,蓴葉細如弦。 池邊草作逕,湖上葉如船。
受辭分路遠,會府見君稀。 雨雪經年去,軒車此日歸。 暮春愁見別,久客順相依。 寂寞伊川上,楊花空自飛。
越女歌長君且聽,芙蓉香滿水邊城。 豈知一日終非主,猶自如今有怨聲。
騄駬何年別渥洼。 病來顏色半泥沙,四蹄不鑿金砧裂。 雙眼慵開玉筯斜,墮月兔毛乾觳𧥆。 失雲龍骨瘦牙槎,平原好放無人放。 嘶向秋風苜蓿花。
高閣羣公莫忌儂,儂心不在宦名中。 嚴光一唾垂緌紫,何胤三遺大帶紅。 金勁任從千口鑠,玉寒曾試幾爐烘。 唯應鬼眼兼天眼,窺見行藏信此翁。
渺渺三湘萬里程,淚篁幽石助芳貞。 孤雲目斷蒼梧野,不得攀龍到玉京。
往歲記時梁苑夜,今宵題處洛城秋。 浮生瞥電人何在,懷舊傷心淚迸流。 三徑竹風鄰笛怨,一庭霜月井[桐](梧)愁。 妻兒未會[余](予)惆悵,只怪燈前不舉頭。 (見《宋詩紀事》卷二。 此詩出影宋刻《竇氏聯珠集》附錄,詩前有張昭跋:「鞏囁嚅,詩一何神妙,恨此少不見。 其集,《聯珠》之最也。 戊戌歲中元前一日夷門旅舍書,潛夫。 」潛夫爲昭字。 詩題中「夷門題處」,即指此跋。 戊戌爲天福三年〖九三八〗,知詩作於天福六年〖九四一〗。 有二處異文,今據改。 )。
飲馬渡秋水,水寒風似刀。 平沙日未沒,黯黯見臨洮。 昔日長城戰,咸言意氣高。 黃塵足今古,白骨亂蓬蒿。
高臺一悄望,遠樹間朝暉。 但見東西騎,坐令心賞違。 始霽郊原綠,暮春啼鳥稀。 徒然對芳物,何能獨醉歸。
楊妃睡未足,西子粧太華。 餘妖媚東君,化爲枝上花。 嬌羞沁紅玉,裊娜揉春霞。 少陵恐添愁,不欲詩句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