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唐宋诗

游東坡十一絕 其三

〔宋朝〕 王十朋

少年下筆已如神,文到黄州更絕塵。 我宋人才盛元祐,玉堂人是雪堂人。

译文

其他

猜你喜欢

  • 洛陽春望

    五鳳樓南望洛陽,龍門迴合抱蒼蒼。 受朝前殿雲霞煗,封岳行宮草木香。 四海爲家知德盛,二京有宅卜年長。 東人猶憶時巡禮,願覲元和日月光。

    鮑溶 唐宋诗
  • 又曰

    濟南郡裏多沮洳,娥皇女英汲井處。 竊向池中潛甽來,澆茆畦上平流去。 (《封氏聞見記》八《歷山》)。

    魏炎 唐宋诗
  • 修西方十勸 三

    勸君三,念佛先須斷愛貪。 臨終心淨見如來,似月清光照碧潭。

    道鏡 善導 唐宋诗
  • 牧護歌

    聽說衲僧牧護,任運逍遙無住。 一條百納瓶盂,便是生涯調度。 爲求至理參尋,不憚寒暑辛苦。 還曾四海周遊,山水風雲滿肚。 內除戒律精嚴,不學威儀行步。 三乘笑我無能,我笑三乘謾做。 智人權立階梯,大道本無迷悟。 達者不假修治,不在能言能語。 披麻目視雲霄,遮莫王侯不顧。 道人本體如然,不是知佛去處。 生也猶如著衫,死也還同脫袴。 生也無喜無憂,八風豈能驚怖。 外相猶似癡人,肚裏非常峭措。 活計原無一錢,敢與君王鬬富。 愚人擺手憎嫌,智者點頭相許。 那知傀儡牽抽,歌舞盡由行主。 一言爲報諸人,打破畫瓶歸去。 (《景德傳燈錄》卷三十)(按:此詩原署云:「蘇溪和尚,即五洩小師也。 」)。

    蘇溪和尚 唐宋诗
  • 求崔山人百丈崖瀑布圖

    百丈素崖裂,四山丹壁開。 龍潭中噴射,晝夜生風雷。 但見瀑泉落,如潨雲漢來。 聞君寫真圖,島嶼備縈迴。 石黛刷幽草,曾青澤古苔。 幽緘儻相傳,何必向天台。

    李白 唐宋诗
  • 歲晚感事 其三

    積水千陂會,孤城一角存。 鳥烏喧晝霽,蛇虺喜冬溫。 地夐荒民屋,天高思國門。 楚優歌舞拙,何處强持樽。

    宋庠 唐宋诗
  • 偈頌二百零五首 其一四三

    世夢短,劫壺寬,底人退步裏頭看。 豹變文而霧重,龍不卧而潭寒。 欲使人人雙眼冷,要須先瀝髑髏乾。

    釋正覺 唐宋诗
  • 還吳長文舍人詩卷

    松液化茯苓,又因爲琥珀。 遇物必得形,毛髮曾不隔。 君子亦豹變,其文蔚可覿。 今者逢吳侯,滿腹貯經籍。 噴吐五色霓,自堪垂典冊。 詩教始二南,皆著賢聖跡。 後世竟翦裁,破碎隨刀尺。 我輩强追倣,畫龍成蜥蜴。 有唐文最盛,韓伏甫與白。 甫白無不包,甄陶咸所索。 侯初守二郡,山水多助益。 升高觴嘉賓,賦筆速鷹翮。 葺書成大軸,許我觀琮璧。 真物固易辨,恨無百金易。 借從懷袖歸,誦玩廢朝夕。 譬如遊國都,惝怳失阡陌。 苦吟三十年,所獲唯巾幗。 豈比夸受降,甲齊熊耳積。 重見元和風,珠玉敵海舶。 自慙寒餓爲,何張空避席。

    梅堯臣 唐宋诗
  • 挽邢邦用 其五

    傾蓋論交未一年,追懷三益淚潸然。 爲君提掖諸郎看,長已勝冠孟母賢。

    孫應時 唐宋诗
  • 和昌甫竹句 其一

    竹隠泠泠屋數椽,做成清尚得如然。 山村底處無叢薄,我獨因人以賦焉。

    韓淲 唐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