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唐宋诗

霓裳詞十首 八

〔唐朝〕 王建

傳呼法部按霓裳,新得承恩別作行。 應是貴妃樓上看,內人舁下綵羅箱。

译文

其他

猜你喜欢

  • 怨世

    世沉淖而难论兮,俗岒峨而嵾嵯。 清泠泠而歼灭兮,溷湛湛而日多。 枭鸮既以成群兮,玄鹤弭翼而屏移。 蓬艾亲入御于床笫兮,马兰踸踔而日加。 弃捐药芷与杜衡兮,余柰世之不知芳何? 何周道之平易兮,然芜秽而险戏。 高阳无故而委尘兮,唐虞点灼而毁议。 谁使正其真是兮,虽有八师而不可为。 皇天保其高兮,后土持其久。 服清白以逍遥兮,偏与乎玄英异色。 西施媞媞而不得见兮,嫫母勃屑而日侍。 桂蠹不知所淹留兮,蓼虫不知徙乎葵菜。 处湣湣之浊世兮,今安所达乎吾志。 意有所载而远逝兮,固非众人之所识。 骥踌躇于弊輂兮,遇孙阳而得代。 吕望穷困而不聊生兮,遭周文而舒志。 宁戚饭牛而商歌兮,桓公闻而弗置。 路室女之方桑兮,孔子过之以自侍。 吾独乖剌而无当兮,心悼怵而耄思。 思比干之恲恲兮,哀子胥之慎事。 悲楚人之和氏兮,献宝玉以为石。 遇厉武之不察兮,羌两足以毕斮。 小人之居势兮,视忠正之何若? 改前圣之法度兮,喜嗫嚅而妄作。 亲谗谀而疏贤圣兮,讼谓闾娵为丑恶。 愉近习而蔽远兮,孰知察其黑白? 卒不得效其心容兮,安眇眇而无所归薄。 专精爽以自明兮,晦冥冥而壅蔽。 年既已过太半兮,然埳轲而留滞。 欲高飞而远集兮,恐离罔而灭败。 独冤抑而无极兮,伤精神而寿夭。 皇天既不纯命兮,余生终无所依。 愿自沉于江流兮,绝横流而径逝。 宁为江海之泥涂兮,安能久见此浊世?

    东方朔 楚辞
  • 通路

    天门兮墬户,孰由兮贤者? 无正兮溷厕,怀德兮何睹? 假寐兮愍斯,谁可与兮寤语? 痛凤兮远逝,畜鴳兮近处。 鲸鱏兮幽潜,从虾兮游陼。 乘虬兮登阳,载象兮上行。 朝发兮葱岭,夕至兮明光。 北饮兮飞泉,南采兮芝英。 宣游兮列宿,顺极兮彷徉。 红采兮骍衣,翠缥兮为裳。 舒佩兮綝纚,竦余剑兮干将。 腾蛇兮后从,飞駏兮步旁。 微观兮玄圃,览察兮瑶光。 启匮兮探筴,悲命兮相当。 纫蕙兮永辞,将离兮所思。 浮云兮容与,道余兮何之? 远望兮仟眠,闻雷兮阗阗。 阴忧兮感余,惆怅兮自怜。

    王褒 楚辞
  • 尊嘉

    季春兮阳阳,列草兮成行。 余悲兮兰生,委积兮从横。 江离兮遗捐,辛夷兮挤臧。 伊思兮往古,亦多兮遭殃。 伍胥兮浮江,屈子兮沉湘。 运余兮念兹,心内兮怀伤。 望淮兮沛沛,滨流兮则逝。 榜舫兮下流,东注兮磕磕。 蛟龙兮导引,文鱼兮上濑。 抽蒲兮陈坐,援芙蕖兮为盖。 水跃兮余旌,继以兮微蔡。 云旗兮电骛,倏忽兮容裔。 河伯兮开门,迎余兮欢欣。 顾念兮旧都,怀恨兮艰难。 窃哀兮浮萍,汎淫兮无根。

    王褒 楚辞
  • 忧苦

    悲余心之悁悁兮,哀故邦之逢殃。 辞九年而不复兮,独茕茕而南行。 思余俗之流风兮,心纷错而不受。 遵野莽以呼风兮,步从容于山廋。 巡陆夷之曲衍兮,幽空虚以寂寞。 倚石岩以流涕兮,忧憔悴而无乐。 登巑岏以长企兮,望南郢而闚之。 山修远其辽辽兮,涂漫漫其无时。 听玄鹤之晨鸣兮,于高冈之峨峨。 独愤积而哀娱兮,翔江洲而安歌。 三鸟飞以自南兮,览其志而欲北。 原寄言于三鸟兮,去飘疾而不可得。 欲迁志而改操兮,心纷结其未离。 外彷徨而游览兮,内恻隐而含哀。 聊须臾以时忘兮,心渐渐其烦错。 原假簧以舒忧兮,志纡郁其难释。 叹《离骚》以扬意兮,犹未殫于《九章》。 长嘘吸以于悒兮,涕横集而成行。 伤明珠之赴泥兮,鱼眼玑之坚藏。 同驽骡与乘駔兮,杂斑駮与阘茸。 葛藟虆于桂树兮,鸱鸮集于木兰。 偓促谈于廊庙兮,律魁放乎山间。 恶虞氏之箫《韶》兮,好遗风之《激楚》。 潜周鼎于江淮兮,爨土鬵于中宇。 且人心之持旧兮,而不可保长。 邅彼南道兮,征夫宵行。 思念郢路兮,还顾睠睠。 涕流交集兮,泣下涟涟。 叹曰: 登山长望中心悲兮,菀彼青青泣如颓兮, 留思北顾涕渐渐兮,折锐摧矜凝氾滥兮, 念我茕茕魂谁求兮,仆夫慌悴散若流兮。

    刘向 楚辞
  • 思古

    冥冥深林兮,树木郁郁。 山参差以崭岩兮,阜杳杳以蔽日。 悲余心之悁悁兮,目眇眇而遗泣。 风骚屑以摇木兮,云吸吸以湫戾。 悲余生之无欢兮,愁倥傯于山陆。 旦徘徊于长阪兮,夕彷徨而独宿。 发披披以鬤鬤兮,躬劬劳而瘏悴。 魂俇俇而南行兮,泣霑襟而濡袂。 心婵媛而无告兮,口噤闭而不言。 违郢都之旧闾兮,回湘、沅而远迁。 念余邦之横陷兮,宗鬼神之无次。 闵先嗣之中绝兮,心惶惑而自悲。 聊浮游于山陿兮,步周流于江畔。 临深水而长啸兮,且倘佯而氾观。 兴离骚之微文兮,冀灵修之壹悟。 还余车于南郢兮,复往轨于初古。 道修远其难迁兮,伤余心之不能已。 背三五之典刑兮,绝洪范之辟纪。 播规矩以背度兮,错权衡而任意。 操绳墨而放弃兮,倾容幸而侍侧。 甘棠枯于丰草兮,藜棘树于中庭。 西施斥于北宫兮,仳倠倚于弥楹。 乌获戚而骖乘兮,燕公操于马圉。 蒯聩登于清府兮,咎繇弃而在野。 盖见兹以永叹兮,欲登阶而狐疑。 乘白水而高骛兮,因徙弛而长词。 叹曰: 倘佯垆阪沼水深兮,容与汉渚涕淫淫兮,锺牙已死谁为声兮? 纤阿不御焉舒情兮,曾哀悽欷心离离兮,还顾高丘泣如洒兮。

    刘向 楚辞
  • 里仁篇

    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子曰:“苟志於仁矣,无恶也。”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见也。” 子曰:“人之过也,各於其党。观过,斯知仁矣。”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子曰:“放于利而行,多怨。” 子曰:“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 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子曰:“事父母,几谏,谏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子曰:“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子曰:“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 子曰:“以约失之者鲜矣。” 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子游曰:“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

    孔子及其弟子 论语
  • 雍也篇

    子曰:“雍也可使南面。” 仲弓问子桑伯子,子曰:“可也简。”仲弓曰:“居敬而行简,以临其民,不亦可乎?居简而行简,无乃大简乎?”子曰:“雍之言然。” 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 子华使于齐,冉子为其母请粟,子曰:“与之釜。”请益,曰:“与之庾。”冉子与之粟五秉。子曰:“赤之适齐也,乘肥马,衣轻裘。吾闻之也,君子周急不继富。” 原思为之宰,与之粟九百,辞。子曰:“毋,以与尔邻里乡党乎!” 子谓仲弓曰:“犁牛之子骍且角,虽欲勿用,山川其舍诸?” 子曰:“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 季康子问:“仲由可使从政也与?”子曰:“由也果,于从政乎何有?”曰:“赐也可使从政也与?”曰:“赐也达,于从政乎何有?”曰:“求也可使从政也与?”曰:“求也艺,于从政乎何有?” 季氏使闵子骞为费宰,闵子骞曰:“善为我辞焉。如有复我者,则吾必在汶上矣。” 伯牛有疾,子问之,自牖执其手,曰:“亡之,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冉求曰:“非不说子之道,力不足也。”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画。” 子谓子夏曰:“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 子游为武城宰,子曰:“女得人焉尔乎?”曰:“有澹台灭明者,行不由径,非公事,未尝至于偃之室也。” 子曰:“孟之反不伐,奔而殿,将入门,策其马曰:‘非敢后也,马不进也。’” 子曰:“不有祝鮀之佞,而有宋朝之美,难乎免于今之世矣。” 子曰:“谁能出不由户?何莫由斯道也?”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子曰:“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樊迟问知,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问仁,曰:“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 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子曰:“齐一变至于鲁,鲁一变至于道。” 子曰:“觚不觚,觚哉!觚哉!” 宰我问曰:“仁者,虽告之曰:‘井有仁焉。’其从之也?”子曰:“何为其然也?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 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子见南子,子路不说,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 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孔子及其弟子 论语
  • 颜渊篇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司马牛问仁,子曰:“仁者,其言也讱。”曰:“其言也讱,斯谓之仁已乎?”子曰:“为之难,言之得无讱乎?” 司马牛问君子,子曰:“君子不忧不惧。”曰:“不忧不惧,斯谓之君子已乎?”子曰:“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 司马牛忧曰:“人皆有兄弟,我独亡。”子夏曰:“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 子张问明,子曰:“浸润之谮,肤受之愬,不行焉,可谓明也已矣;浸润之谮、肤受之愬不行焉,可谓远也已矣。” 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棘子成曰:“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为?”子贡曰:“惜乎,夫子之说君子也!驷不及舌。文犹质也,质犹文也。虎豹之鞟犹犬羊之鞟。” 哀公问于有若曰:“年饥,用不足,如之何?”有若对曰:“盍彻乎?”曰:“二,吾犹不足,如之何其彻也?”对曰:“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 子张问崇德辨惑,子曰:“主忠信,徙义,崇德也。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诚不以富,亦只以异。’”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 子曰:“片言可以折狱者,其由也与?”子路无宿诺。 子曰:“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 子张问政,子曰:“居之无倦,行之以忠。” 子曰:“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 季康子患盗,问于孔子。孔子对曰:“苟子之不欲,虽赏之不窃。”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子张问:“士何如斯可谓之达矣?”子曰:“何哉尔所谓达者?”子张对曰:“在邦必闻,在家必闻。”子曰:“是闻也,非达也。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在邦必达,在家必达。夫闻也者,色取仁而行违,居之不疑。在邦必闻,在家必闻。” 樊迟从游于舞雩之下,曰:“敢问崇德、修慝、辨惑。”子曰:“善哉问!先事后得,非崇德与?攻其恶,无攻人之恶,非修慝与?一朝之忿,忘其身,以及其亲,非惑与?”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问知,子曰:“知人。”樊迟未达,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樊迟退,见子夏,曰:“乡也吾见于夫子而问知,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何谓也?”子夏曰:“富哉言乎!舜有天下,选于众,举皋陶,不仁者远矣。汤有天下,选于众,举伊尹,不仁者远矣。” 子贡问友,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 曾子曰:“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孔子及其弟子 论语
  • 浣溪沙·万里阴山万里沙

    万里阴山万里沙 谁将绿鬓斗霜华 年来强半在天涯 魂梦不离金屈戌,画图亲展玉鸦叉 生怜瘦减一分花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诗集
  • 浣溪沙·莲漏三声烛半条

    莲漏三声烛半条,杏花微雨湿红绡 那将红豆记无聊, 春色己看浓似酒,归期安得信如潮 离魂入夜倩谁招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