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看佛閣青山半,三四年前到上頭。 省得老僧留不住,重尋更可有因由。
无
其他无
〔唐朝〕 王建
回看佛閣青山半,三四年前到上頭。 省得老僧留不住,重尋更可有因由。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爲郎三載後,寵命一朝新。 望苑遷詞客,儒林拜丈人。 鶯飛綺閣曙,柳拂畫堂春。 幾日調金鼎,諸君欲望塵。
齋心已三日,筋骨如煙輕。 腰下佩金獸,手中持火鈴。 幽塘四百里,中有日月精。 連亙三十六,各各爲玉京。 自非心至誠,必被神物烹。 顧余慕大道,不能惜微生。 遂招放曠侶,同作幽憂行。 其門纔函丈,初若盤薄硎。 洞氣黑昳𥄴,苔髮紅鬇鬡。 試足值坎窞,低頭避崢嶸。 攀緣不知倦,怪異焉敢驚。 匍匐一百步,稍稍策可橫。 忽然白蝙蝠,來撲松炬明。 人語散澒洞,石響高玲玎。 脚底龍蛇氣,頭上波濤聲。 有時若服匿,偪仄如見繃。 俄爾造平澹,豁然逢光晶。 金堂似鐫出,玉座如琢成。 前有方丈沼,凝碧融人[睛]。 雲漿湛不動,璚露涵而馨。 漱之恐減算,酌之必延齡。 愁爲三官責,不敢攜一{賏/缶|瓦}。 昔云夏后氏,於此藏真經。 刻之以紫琳,祕之以丹瓊。 期之以萬祀,守之以百靈。 焉得彼丈人,竊之不加刑。 石匱一以出,左神俄不扃。 禹書既云得,吳國由是傾。 蘚縫纔半尺,中有怪物腥。 欲去既嚄唶,將迴又伶俜。 却遵舊時道,半日出杳冥。 屨泥惹石髓,衣濕霑雲英。 玄籙乏仙骨,青文無絳名。 雖然入陰宮,不得朝上清。 對彼神仙窟,自厭濁俗形。 却憎造物者,遣我騎文星。
(《雲谿友議》卷中《中山誨》云:「楊危〖應作茂〗卿配校書《過華山》詩曰〖見下〗。 此句實爲佳對。 又《唐語林》二《文學》,劉禹錫茂卿云。 〖見下〗此詩題云《過華山下作》。 而用蓮蓬之菡萏。 極的當而暗靜矣。 」)河勢崑崙遠,山形菡萏秋。 (《唐詩紀事》三九)。
地水火風休假藉,一切不留還脫灑。 家風廓落等虛空,田地虛明非晝夜。 鳥道須知舉足難,玄機不許絲頭掛。 同中有異異中同,徹底渾淪無縫罅。
山麓水濱竹木陰,我儂懶養靜居深。 一生自足淡中味,三際那收閒底心。 壑雲未成出岫意,松風能作下灘音。 十分清興與誰共,想有沃洲支道林。
畏熱客不來,習懶我倦出。 愛閑閑不徹,一日如兩日。 晚風生微凉,佳月挂西壁。 誰爲無事人,共此可憐夕。
一水渺空闊,羣山中接連。 寒陰白霧湧,飛度碧峰前。
平時聯輝星,轉首食既月。 誰能玄覽空,影事睨盈缺。 老子一掬淚,未憗謝天合。 生世岐高下,末路各一穴。 莊生悟浮休,荀粲枉悲咽。 公言敬書紳,聞道有先達。
子歌我有感,我和子益悲。 文武有天下,二南無變詩。 陵夷及其季,小雅亦既衰。 殷人早墜命,秦氏不及期。 治身如治國,夭壽人所爲。 舊恙何時已,與子看前規。
江山如畫望無窮,況屬昇平歲屢豐。 萬樹芙蓉秋色裏,千家碪杵月明中。 斷霞半著燕支木,零露偏留筀竹叢。 只欠流杯曲水宴,風流未與左綿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