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如倦鳥欲栖林,喜見禪僧棲處深。 家在梅花小溪上,一枝聊慰北歸心。
无
其他无
〔宋朝〕 王十朋
我如倦鳥欲栖林,喜見禪僧棲處深。 家在梅花小溪上,一枝聊慰北歸心。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舊友無由見,孤墳草欲長。 月斜鄰笛盡,車馬出山陽。
日午樹陰正,獨吟池上亭。 靜看蜂教誨,閒想鶴儀形。 法酒調神氣,清琴入性靈。 浩然機已息,几杖復何銘。
百尺江上起,東風吹酒香。 行人落帆上,遠樹涵殘陽。 凝睇復凝睇,一觴還一觴。 須知凭欄客,不醉難爲腸。
南北風流舊不同,傖吳今日若相通。 病來猶伴金杯滿,欲得人呼小褚公。
太陽畔,氣色似人兵。 若在離邊移寨上,君王易代表臨坰,賢者得其情。
蜀朝昏主出降時,銜璧牽羊倒繫旗。 二十萬軍高拱手,更無一箇是男兒。 (涵芬樓排印本《說郛》卷三十四《豪異秘纂》引王仁裕《蜀石》。 )(按:此詩《鑑誡錄》卷五《徐后事》謂王承旨作,《後山詩話》則以爲花蕊夫人作,文字略異。 《全唐詩》卷七九八收花蕊名下,另注「一作蜀臣王承旨詩」。 《全唐詩續補遺》卷十七據《鑑誡錄》收歸王承旨。 今檢《說郛》所引,與《鑑誡錄》所載較相似,而於此詩作者,則云爲「興聖太子隨軍仁裕」。 王仁裕初仕前蜀,嘗隨侍王衍作詩,蜀亡入洛,仕後唐。 《說郛》所載可從,今爲移正。 )。
江有歸舟,亦亂其流。 之子言旋,嘉名孔修。 揚于王庭,允焯其休。
今旦一沐浴,廢兹簡編功。 讀書豈常懃,鞭策常自攻。 繄予髪種種,力此将何庸。 不如掩卷坐,前山翠濛濛。
吾家舍西多此梅,白玉花綴棠棣枝。 冒寒糝糝已藴玉,自開及謝酒屢持。 羈栖臨安三換歲,向來一醉知無期。 君家此花富冰艷,舉觴折贈如雲披。 欣然拱眎不暇揖,坐想故隠增依依。 只今匏繫未歸去,俗鞅吏網相驅馳。 就公看花仍摘實,信美我語如觀頤。 祇應兩庵有歸夢,夢到花下奚復疑。
芳草遞春風,三山立桂叢。 柳條隨駕綠,花蘂上林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