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有濯纓水,白有漱齒石。 悠哉水石間,宦情聊自適。 朝焉游其南,暮焉游其北。
无
其他无
〔宋朝〕 王十朋
清有濯纓水,白有漱齒石。 悠哉水石間,宦情聊自適。 朝焉游其南,暮焉游其北。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銘旌官重威儀盛,騎吹聲繁鹵簿長。 後魏帝孫唐宰相,六年七月葬咸陽。
東南舊美凌霜操,五月凝陰入坐寒。 煙惹翠梢含玉露,粉開春籜聳琅玕。 莫令戲馬童兒見,試引爲龍道士看。 知爾結根香實在,鳳皇終擬下雲端。
故人宣城守,亦在江南偏。 如何分虎竹,相與間山川。 章綬胡爲者,形骸非自然。 含情津渡闊,倚望脰空延。 遠近聞佳政,平生仰大賢。 推心徒有屬,會面良無緣。 日夕遵前渚,江村投暮煙。 念行秪意默,懷遠豈言宣。 委曲風波事,難爲尺素傳。
禪意歸心急,山深定易安。 清貧修道苦,孝友別家難。 雪路侵溪轉,花宮映嶽看。 到時瞻塔暮,松月向人寒。
送君青門外,遠詣滄海汜。 鳧舄遊帝鄉,羽衣飛故里。 術妙焚金鼎,丹成屑瓊蘂。 追餞會羣僚,屬文降天旨。 秦吳稱異域,少別猶千祀。 黃鶴寓遼陽,應明城郭是。 (見孔延之《會稽掇英總集》卷二)(〖1〗鄭樵《通志》卷七十《藝文略》第八「詩總集類」有「《賀監歸鄉詩集》一卷。 」〖2〗王楙《野客叢書》卷十七云:「僕尋考《會稽集》,得明皇所爲送賀老歸越之序與詩,及朝士自李適[之]以下三十七人餞別之作,是時正天寶三載正月五日也。 」按:王楙所見《會稽集》,當即《會稽掇英總集》。 該集卷二收明皇以下三十七人送賀詩,與楙所云正合。 除明皇、李白、李林甫、姚鵠等四首已收入《全唐詩》外,餘均失收,以下分別輯出。 其中王鐸、嚴都、李慎微三首,係晚唐人擬作,分別收入本書卷三十三、卷三十一、卷三十五。 )。
攻城次,羣鳥出牆頭。 內有敵圍(京本作「人」)軍欲出,外兵急備整戈矛(首本作「干戈」,此從辛本、川本、京本),用意設良籌。
甘澍隨車未足賢,商霖小試漲晴川。 溶溶舊綠低蟬柳,聒聒新流響露田。 刈熟腰鐮爭滿載,叩門乞粟不論錢。 老農豈但歌襦袴,盡道今年勝去年。
缺月穿雲弄晚晴,讀書燈影度微明。 梧桐未肯收殘雨,猶作窗間打葉聲。
紫角菱實肥,青銅菱葉老。 孤根未能定,不及寒塘草。
秋雲易簇日常陰,西望山村每欲尋。 屏掩數峰臨峭絕,蛇蟠一徑入幽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