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如珠顆大如盃,照夜浮空去復來。 神物戲人安可料,密移星斗下巖隈。
无
其他无
〔宋朝〕 蕭之敏
細如珠顆大如盃,照夜浮空去復來。 神物戲人安可料,密移星斗下巖隈。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紫燕黃金瞳,啾啾搖綠鬉。 平明相馳逐,結客洛門東。 少年學劒術,凌轢白猨公。 珠袍曳錦帶,七首插吳鴻。 由來萬夫勇,挾此生雄風。 託交從劇孟,買醉入新豐。 笑盡一杯酒,殺人都市中。 羞道易水寒,從令日貫虹。 燕丹事不立,虛沒秦帝宮。 舞陽死灰人,安可與成功。
陸機西沒洛陽城,吳國春風草又青。 惆悵月中千歲鶴,夜來猶爲唳華亭。
灑落南宗子,遊方跡似雲。 青山尋處處,赤葉路紛紛。 虎共松巖宿,猨和石溜聞。 何峰一迴首,憶我在人羣。
春情滿眼臉紅消,嬌妒索人饒。 星靨小,玉璫搖,幾共醉春朝。 別後憶纖腰,夢魂勞。 如今風葉又蕭蕭,恨迢迢。
南橋昏曉人萬萬[二],北邙新故塚千千。 自爲驕奢彼都邑,何圖零落此山顛。 (「爲」,蔣、項皆云通「謂」字。 )不知虛魄尋[三]歸路,但見殭屍委墓田。 青松樂飲無容色,白骨生台(苔)[四]有歲年。 地久□松摧爲薪,(項云闕字應是「青」字。 )天長[五]白骨化爲塵。 碧山明月徒自曉,黃居闇室不知晨。 (「黃居」,蔣云當作「黃泉」。 )漢家城廓(郭)[六]帝王州[七],晉國衣棺(冠)車馬流。 金國(谷)清(青)春珠騎(綺)舞,同(銅)堦碧樹玉人遊,雲起清盈驕畫閣,水堂明逈弄仙舟。 始憶斷歌催一代,(「斷歌」,項云當作「短歌」。 )娥(俄)悲長夜歷千秋。 秋楓至兮冬雪明,春兩息兮夏雲生。 墨池沙枯通草萬(蔓)[八],粧樓凡(瓦)[九]盡向林傾。 古篋重書宜筆跡,崩(路)[一○]臺鶴胃若弦聲。 (「篋」,項云當作「{𥫗/巫/八}」,同「策」,謂簡書。 「重書」,項云當作「蟲書」。 「宜」,項云當作「疑」,與「若」「同義對舉」。 )不信草經延墓(暮)[一一]齒,(「草經」,項疑當作「丹」,「丹經」與「青史」爲對。 )惟求清(青)史列虛銘(名)。 嗚呼哀哉洛陽道,相斯(思)相望蓬萊島,玉顏暉暉並是春,人髪青青未嘗老。 星簾捲兮月牎開,鏡花搖兮山樹逈。 (「迥」,蔣、項皆云當作「迴」。 )仙衣窈窕風吹去,雨蓋飛(霏)[一二]微舞遶來。 (「雨蓋」,蔣項皆云當作「羽蓋」。 )與君攜手三山頂,如何冥寞久泉臺。 (「如何」,項云當乙作「何如」。 「久」,項云當作「九」,「九泉」與「三山」爲對。 )([一]敦煌所出凡三寫本:甲本伯二六七三,乙本斯二○四九,丙本伯二五四四。 丙卷書法極惡劣。 [二]乙丙兩卷並作「暮暮」。 [三]「尋」乙丙兩卷並作「若」。 [四]王云:「『台』應作『苔』,杜甫詩:古人白骨生青苔。 」[五]「白骨」至「天長」十六字,乙丙兩卷並缺。 [六]郭及下「冠」字並依王仲聞先生校。 [七]「州」乙丙兩卷並作「世」。 [八][九][一一][一二]並依劉校。 [一○]「崩」乙丙兩卷並作「路」。 劉云:「當作『露』。 」)。
猛熾燄中人有路,旋風頂上屹然棲。 ;鎮常歷劫誰差互,杲日無言運照齊。 (見《景德傳燈錄》卷十、《五燈會元》卷四)。
元墓石稜稜,寒雲晚景凝。 空悲虎溪月,不見應門僧。 (《太平寰宇記》卷一一一《江州》。 )(按:《廬山記》卷四、《萬首唐人絕句》卷九五、《全唐詩》卷八一○收此詩爲僧靈澈作。 按《全唐詩》卷七五○李中有《送相里秀才之匡山國子監》詩,相里秀才即相里宗,身份、地點皆合,可知其爲南唐人。 《太平寰宇記》稱此詩爲「南進士相里宗題詩」,此書作者樂史爲南唐入宋之人,又爲江西人,其說當可信。 )。
朝乘汴河流,夕次譙縣界。 幸值西風吹,得與故人會。 君學梅福隱,余從伯鸞邁。 別後能相思,浮雲在吳會。
弄珠灘上欲銷魂,獨把離懷寄酒樽。 無限烟花不留意,忍教芳草怨王孫。
金色頭陀忽破顔,看來也是管窺斑。 當時若得回頭早,免見兒孫墮黑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