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計墮何許,出溪仍泝流。 夢回牛溉路,行到馬湖秋。
无
其他无
〔宋朝〕 劉望之
歸計墮何許,出溪仍泝流。 夢回牛溉路,行到馬湖秋。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偶尋烏府客,同醉習家池。 積雪初迷徑,孤雲遂失期。 風前勞引領,月下重相思。 何必因尊酒,幽心兩自知。
大賢志勳略,琢石依崔嵬。 聲容問古今,文字埋草萊。 仰想駐旌戟,仍聞建亭臺。 胡爲積歲荒,密邇無人開。 顧鄙作吏間,探幽來此隈。 披尋忽驚喜,歎咏空徘徊。 盼睞得殊境,卑高怯冗材。 薙蕪碧蘚出,芟竹鮮風來。 危檻架幽谷,飛軒標勝垓。 分明見城郭,畢竟拋塵埃。 疊嶂天外展,長溪林際迴。 平原淡煙境,遠壑生雲雷。 物象寧極已,英靈信悠哉。 淒清汎瑤瑟,放浪酣金杯。 求古外凡意,立言悲自媒。 永懷紫芝客,眺覽期相陪。 (清嘉慶十一年刊洪亮吉纂《涇縣志》卷三一)(〖1〗清趙紹祖《涇川金石記》載宋蔣之奇跋云:「裴丹《東峰亭詩》十六句,其碑亡之久矣。 初中裕得斷碑以示余,有其詩幷序,纔十〖「十」字似爲衍文〗六韻,而闕其十韻。 今年至水西,及還,中裕以其碑見寄云:『白雲院僧處璡掘土獲之。 』十六韻皆全,而缺二十餘字。 其前六韻幷序所缺字,則以斷編正之。 獨後十韻中缺一字不可考。 既而公曼復于民間訪得一本爲示,又補後所闕一字,遂爲完篇矣。 序雖不甚佳,而詩頗近雅,重刻之,所以存故事也。 熙寧二年十一月十六日,尚書主客員外郎前殿中侍御史裏行蔣之奇穎叔題。 」)。
南來本欲破邪說,紙燈滅處難分雪。 踏著秤鎚硬似鐵,錯認烏龜喚作鼈。
栽培護靈根,夾道若車蓋。 坐待八千歲,儼立風雨外。
遠水未生凍,輕舟歸大梁。 岸迴初向月,篙滑始霑霜。 清世豈淹俊,上公存薦章。 行應重對策,莫愧漢賢良。
饑餐不願粱,渴飲不辭魯。 我老乞吾身,無才固其所。 豈有經世人,而當話高舉。 朝爲一日留,暮有一日補。 若令久其事,所補可勝數。 周邦有憂嫠,漆室有嘯女。 况居星月位,欲蹈烟霞侶。 方今政和平,群彥日藻斧。 稍稍起蒿萊,紛紛闖門戶。 何嫌管蕭材,從事參井土。 軍方徯喉命,民又惜基堵。 通八十一難,調二十七齬。 劬勞鴻赴澤,上下鵻尋栩。 行行樂駰騏,役役悲兕虎。 爲國充使臣,將身事人主。 但憑心力去,肯用年華阻。 不見密學翁,遺書耿如許。 千林訪車材,九澤具舟樐。 惟思起奔沉,詎說師稼圃。 想公聞吾言,矍鑠還起舞。
時雨催農不厭多,客行無奈路長何。 怨咨何與天公事,慷慨聊爲勞者歌。
說理談真面紫宸,鵝湖大義枉勞神。 由來佛性難名邈,爭似君王默契親。
妙處東皇可得知,溶溶生意不停機。 雨寒日暴渾無頼,憑仗陽和爲解圍。
盛德能容人有技,忮心尤忌士知名。 訓狐聲厲憎韓子,鸚鵡才高累禰平。 斑特隠君幾負局,塞鴻奴輩不煩坑。 客來林下溫前話,尚得山翁掩耳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