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來潮南,先生一時屋。 潮南得先生,潮南千載足。 嗚呼潮南俗亦淳,先生遺樹今猶存。 春山二月春鳥響,遊人樹底羅酒尊。 尊殘倚樹初不語,暗覺山翁淚如雨。 山翁之淚良可憐,我生不及元和前。 元和萬事已塵土,惟有喦邊留此樹。 樹本於人果何識,爲是先生手親植。 先生一去今幾秋,喦頭滿樹春風浮。 風從昨夜何懰慓,儼似當年祛鰐色。 鰐魚東遁不回頭,一带寒江遶郡流。 郡人向晚爭歸舟,樹與江波相對愁。
无
其他无
〔宋朝〕 黄補
先生來潮南,先生一時屋。 潮南得先生,潮南千載足。 嗚呼潮南俗亦淳,先生遺樹今猶存。 春山二月春鳥響,遊人樹底羅酒尊。 尊殘倚樹初不語,暗覺山翁淚如雨。 山翁之淚良可憐,我生不及元和前。 元和萬事已塵土,惟有喦邊留此樹。 樹本於人果何識,爲是先生手親植。 先生一去今幾秋,喦頭滿樹春風浮。 風從昨夜何懰慓,儼似當年祛鰐色。 鰐魚東遁不回頭,一带寒江遶郡流。 郡人向晚爭歸舟,樹與江波相對愁。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疑與武陵通,青溪碧嶂中。 水寒深見石,松晚靜聞風。 遯迹驅雞吏,冥心失馬翁。 纔應畢婚嫁,還此息微躬。
宋玉正秋悲,那堪更別離。 從來襟上淚,盡作鬢邊絲。 永水清如此,袁江色可知。 到家黃菊坼,亦莫怪歸遲。
征驂入雲壑,始憶步金門。 通籍微軀幸,歸途明主恩。 匪唯徇行役,兼得慰晨昏。 是節暑云熾,紛吾心所尊。 海縣且悠緬,山郵日駿奔。 徒知惡囂事,未暇息陰論。 嶢武經陳迹,衡湘指故園。 水聞南澗險,煙望北林繁。 遠靄千巖合,幽聲百籟喧。 陰泉夏猶凍,陽景晝方暾。 懿此高深極,徒令夢想存。 盛明期有報,長往復奚言。
(案《全唐詩》無王梵志詩,生平事跡不可考。 《太平廣記》所載,神誕不可信。 劉復《燉煌掇瑣》據巴黎國家圖書館藏二七一八號燉煌卷子錄出梵志詩一卷,另以三二六六號殘卷校之。 今即自劉本錄出,而取鄭振鐸本《梵志詩拾遺》補其缺。 〖王梵志詩卷子原爲三卷,上所云即其首卷,二卷今佚,三卷胡適藏之。 關本《拾遺》,即三卷中一部分。 〗此外余又見唐釋皎然《詩式》及宋陳巖肖《庚溪詩話》引梵志詩各一首,今幷錄附於後。 〖張錫厚《王梵志詩校輯》卷四云與伯二七一八卷同一系統的敦煌卷子共有十二本。 今即據其所錄,幷參據今人增校意見,作出校記。 今人校訂意見皆據郭在貽《王梵志詩彙校》。 〗)。
雪裡穹廬不見春,漢衣雖舊涙痕(《唐人小說》作「垂」)新。 如今最恨毛延壽,愛把丹青錯畫人。
我持使節經韶石,君作閒遊過武夷。 兩地山光成獨賞,隔年鄉思暗相知。 洪涯壇上長岑寂,孺子亭前自別離。 珍重分岐一杯酒,强加餐飯數吟詩。
緣雲棧脚轉嵯峨,使者重來叱馭過。 杜宇有冤啼夜月,女蘿憑鬼護山阿。 巖深樹氣埋蒼霧,峽窄江形束素波。 自問一春行役苦,带環移眼奈衰何。
風勁便輕棹,霜嚴怯弊裘。 青山蟠巨浸,紅樹立滄洲。 月黑鴈猶去,燈寒人更愁。 煙松漫小峴,何處問鳴騶。
鶴骨雞膚不耐寒,那堪癬疥更斑斕。 開年慘淡陰兼雨,終日抓搔寢不安。 未可給扶親几杖,豈能見客攝衣冠。 人言剝復相更代,頻把韋編反對觀。
不住復新新,來從幻裡真。 舊髯皆變白,老眼尚精神。 世事終難鑑,菱花亦有塵。 東風原上草,不覺又生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