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唐宋诗

寄廣文張博士

〔唐朝〕 王建

春明門外作卑官,病友經年不得看。 莫道長安近于日,昇天却易到城難。

译文

其他

猜你喜欢

  • 行經廬山東林寺

    離魂斷續楚江壖,葉墜初紅十月天。 紫陌事多難暫息,青山長在好閑眠。 方趨上國期干祿,未得空堂學坐禪。 他歲若教如范蠡,也應須入五湖煙。

    杜牧 唐宋诗
  • 和騫右丞省中暮望

    故事閒臺閣,仙門藹已深。 舊章窺複道,雲幌肅重陰。 玄律葭灰變,青陽斗柄臨。 年光搖樹色,春氣繞蘭心。 風響高窗度,流痕曲岸侵。 天門總樞轄,人鏡辨衣簪。 日暮南宮靜,瑤華振雅音。

    楊炯 唐宋诗
  • 將歸江南留別友人

    連春不得意,所業已疑非。 舊國亂離後,新年惆悵歸。 雪開還楚地,花惹別秦衣。 江徼多留滯,高秋會恐違。

    許棠 唐宋诗
  • 庚寅歲十一月新羅弘惠上人與本國同書請日休爲靈鷲山周禪師碑將還以詩送之

    三十麻衣弄渚禽,豈知名字徹雞林。 勒銘雖即多遺草,越海還能抵萬金。 鯨鬣曉掀峰正燒,鼇睛夜沒島還陰。 二千餘字終天別,東望辰韓淚灑襟。

    皮日休 唐宋诗
  • 奉和三日祓禊渭濱應制

    青郊上巳豔陽年,紫禁皇遊祓渭川。 幸得歡娛承湛露,心同草樹樂春天。

    張說 唐宋诗
  • 秋雨

    竟日散如絲,吟看半掩扉。 秋聲在梧葉,潤氣逼書幃。 曲澗泉承去,危簷燕帶歸。 寒蛩悲旅壁,亂蘚滑漁磯。 爽欲除幽簟,涼須換熟衣。 疎篷誰夢斷,荒徑獨遊稀。 偏稱江湖景,不妨鷗鷺飛。 最憐爲瑞處,南畝稻苗肥。

    李中 唐宋诗
  • 題普門上人房(《文苑英華》二三五《寺院》〖1〗)

    空(〖1〗《全唐詩》卷二四九作皇甫冉,卷一四八又作劉長卿詩,另日末流藏唐鈔本《唐詩卷》則作郎士元詩。 )。

    皇甫曾 唐宋诗
  • 詩(幷序) 五十八

    死竟土底眠,生時土上走。 死竟不出氣,生時不住口。 早死一生{曰/丰}(張改作「畢」),誰論百年後。 召我還天公,不須盡出手。

    王梵志 唐宋诗
  • 上清寶鼎詩二首(附存) 二

    人生燭上花,光(乙作「火」)滅巧妍盡。 春風繞樹頭,日與化(戊作「花」)工(丁作「花工」)進。 只(戊作「惟」)知雨露貪,不聞(丁、戊作「念」)零落盡(甲無以上二句)。 我昔(乙、戊作「昔我」)飛骨時,慘見當塗墳。 青松靄朝(丁、戊作「明」)霞,縹緲山(戊作「上」)丁村。 既死明月魄,無復(丁、戊作「彼」)玻璃(乙、戊作「瓈」)魂。 念此一脫灑(戊作「酒」),長嘯祭(甲、乙、戊作「登」)崑崙。 醉著鸞皇(甲、丁、戊作「鳳」)衣,星斗俯可捫。 (見瞿蛻園、朱金城《李白集校注》卷三十《詩文補遺》錄蘇軾書李白詩墨跡。 出校各本,甲本爲趙令畤《侯鯖錄》卷二,乙本指《增修詩話總龜》卷十一引《王直方詩話》,丙本指《全唐詩》卷一八五引《王直方詩話》,丁本指《李白詩校注》據《唐宋詩醇》所錄校語,戊本指《津逮秘書》本《東坡題跋》卷二)(〖1〗《東坡題跋》卷二:「余頃在京師,有道人相訪,風骨甚異,語論不凡,自云常與物外諸公往還,口誦此二篇,云東華上清監清逸真人李太白作也。 」〖2〗《侯鯖錄》卷二:「東坡先生在嶺南,言元祐中有見李白酒肆中誦其近詩云:『朝披夢澤雲,笠釣青茫茫。 』此非世人語也。 少游嘗手錄其全篇,少游敍云:『觀頃在京師,有道人相訪,風骨甚異,語論不凡,自云嘗與物外諸公往還,口誦二篇,云東華上清監清逸真人李白作也。 』」)(〖3〗《王直方詩話》:「元祐八年,東坡帥定武,李方叔、王仲弓別於惠濟,出示南嶽典寶東華李真人像,又出此二詩,曰此李真人作也。 近有人於江上遇之得此,云即李太白也。 」〖4〗《苕溪漁隱叢話前集》卷五引東坡云:「予都下見有人携一紙文書,字則顏魯公也,墨跡如未乾,紙亦新健,其詩曰:『朝披夢澤雲,笠釣青茫茫。 』此語非太白不能道也。 」今按:此詩第二首云:「我昔飛骨時,慘見當塗墳。 」顯然非李白所作。 就前所錄北宋諸家有關獲得此詩的記錄而言,其作者約有以下幾種可能:其一,北宋道士托名李白作;其二,李真人作,後傳成李白作;其三,北宋道士錄唐時遺詩而獻於東坡;其四,東坡自作而僞稱得之於他人,亦如解《八陣圖》而稱少陵託夢之類。 今莫詳孰是。 因此二詩出處甚早,《全唐詩》及今賢補遺已錄存其片斷,故爲補足而附存之。 )。

    李白 唐宋诗
  • 郡齋贈王卿

    無術謬稱簡,素餐空自嗟。 秋齋雨成滯,山藥寒始華。 濩落人皆笑,幽獨歲逾賒。 唯君出塵意,賞愛似山家。

    韋應物 唐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