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唐宋诗

偈頌三十首 其一九

〔宋朝〕 釋印肅

佛是西天之梵語,此土將覺義以同名。 心迷不覺屬眾生,心轉覺時一切佛。 佛開口處爲言教,化導迷心轉覺心。 眾生開口成寐語,沙魘群迷叫不醒。 迷悟不同希達者,諸佛方便救迷情。 情忘想盡明心者,海藏琅函不可輕。 在在處處堪聞演,共祝吾皇亙古今。 臣忠子孝那邊靜,風雨調和物物成。 是非一體元無二,佛與眾生不出心。 我今圓滿如來藏,唯願眾生發信心。 等與如來同受用,一聞千悟永瞻欽。 這回針芥若不遇,剎那失足墜幽冥。 閻公問汝將何答,未免刀山火燄林。 地獄皆因心不悟,一十八界杳難尋。 八萬四千城可畏,鐵圍無間苦呻吟。 箇中不遇佛光照,萬劫無由得出輪。 忉利諸天因業墜,後聞天皷復超升。 人生有限空花相,光陰迅速豈堪停。 古人究道如救頭,後士無依豈不驚。 一失人身難再復,榮華富貴苦來臨。 如今自有非他事,性水澄清理甚深。 海印森羅融萬象,湛然無古亦無今。 化無所化知無二,自肯隨心了此經。

译文

其他

猜你喜欢

  • 早發

    沙洲月落宿禽驚,潮起風微曉霧生。 黃鶴浪明知上信,黑龍山暗避前程。 火旗似辨吳門戍,水驛遙迷楚塞城。 蕭索更看江葉下,兩鄉俱是宦遊情。

    李紳 唐宋诗
  • 思江南

    昨日草枯今日青,羇人又動望鄉情。 夜來有夢登歸路,不到桐廬已及明。

    方干 唐宋诗
  • 送孟六歸襄陽

    杜門不復出,久與世情疎。 以此爲良策,勸君歸舊廬。 醉歌田舍酒,笑讀古人書。 好是一生事,無勞獻子虛。

    王維 唐宋诗
  • 偈 一

    雪後始知松柏操,雲收方見濟淮(《五燈會元》作「河」)分。 不因世主令(《五燈會元》作「教」)還俗,那辨鷄羣與鶴羣。 多年塵土(《五燈會元》作「事」)謾騰騰,雖著伽黎(《五燈會元》作「方袍」)未是僧。 今日歸來酬本志,不妨留髮候然燈。 (《五燈會元》作「儀」)雖變道常存,混俗心源亦不昏。 試讀善財巡禮偈,當時豈例是(《五燈會元》作「作」)沙門。 (見《禪林僧寶傳》卷十、《五燈會元》卷十四。 )。

    慧忠 唐宋诗
  • 王良百一歌 醫候 七

    鼻內出膿血,如加氣轉抽。 豈堪連背硬,何用更開喉。

    徐成 唐宋诗
  • 觀燈玉臺體十首 其一

    吳歌楚舞玉詩新,華燈蘭焰動魚鱗。 臺前共道明如晝,醉裏唯愁夜向晨。

    徐鉉 唐宋诗
  • 偈頌二百零五首 其一一四

    歸根得旨,葉落知秋。 拈得鼻孔,失却舌頭。 照徹三世佛之頂𩕳,把定歷代祖之襟喉。 玉井涵碧,冰壺斷流。 諸法空寂爲之座,是須坐處不停囚。

    釋正覺 唐宋诗
  • 頌古十二首 其一○

    清波無透路,轉處少人知。 斫却月中桂,清光付與誰。

    釋智深 唐宋诗
  • 予客三池王正卿以四絕見寄次其韻 其一

    山房鏁劍澀生塵,獨鶴沙邊久念羣。 我有好詩誰畫得,一江殘照數峯雲。

    李流謙 唐宋诗
  • 題玉霄亭

    憶昔新亭敞玉霄,使君髯舅意飄飄。 春風瀲灧黄金琖,明月參差紫玉簫。 歌吹舊蹤空草木,風流閑話屬漁樵。 憑欄無限淒愴意,寂寞寒江落暮潮。

    王廉清 唐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