賓主互用,動亦非動。 佛祖機關,不妨重弄。 法共不共,十八何用。 一相無相,自知輕重。 信手拈來,得時不會。 龜毛作過,兔角受罪。 山河俱動,此義失宗。 宗非山河,俱動是夢。 動亦不動,收來無用。 這回捉敗,永不費功。 賓亦無賓,道孰可名。 今父逃逝,契悟方親。 主得真主,佛祖共舉。 認賊爲子,不敢相許。 萬國來親,唯一佛身。 血脈不斷,得者忻忻。 更下注脚,盲人摸索。 見中求見,病消求藥。 和光同塵,沒量智人。 有誰相識,資深資深。
无
其他无
〔宋朝〕 釋印肅
賓主互用,動亦非動。 佛祖機關,不妨重弄。 法共不共,十八何用。 一相無相,自知輕重。 信手拈來,得時不會。 龜毛作過,兔角受罪。 山河俱動,此義失宗。 宗非山河,俱動是夢。 動亦不動,收來無用。 這回捉敗,永不費功。 賓亦無賓,道孰可名。 今父逃逝,契悟方親。 主得真主,佛祖共舉。 認賊爲子,不敢相許。 萬國來親,唯一佛身。 血脈不斷,得者忻忻。 更下注脚,盲人摸索。 見中求見,病消求藥。 和光同塵,沒量智人。 有誰相識,資深資深。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與君前後多遷謫,五度經過此路隅。 笑問中庭老桐樹,這回歸去免來無。
半醉別都門,含悽上古原。 晚風楊葉社,寒食杏花村。 薄暮牽離緒,傷春憶晤言。 年芳本無限,何況有蘭孫。
寒山有一宅,宅中無闌隔。 六門左右通,堂中見天碧。 房房虛索索,東壁打西壁。 其中一物無,免被人來惜。 寒到燒輭火,飢來煮菜喫。 不學田舍翁,廣置牛莊宅。 盡作地獄業,一入何曾極。 好好善思量,思量知軌則。
寂寂金庭洞,清香發桂枝。 魚吞左慈釣,鵝踏右軍池。 (《永樂大典》一三○七四「洞」字韻(此詩未全,全篇見《全唐詩續拾》卷二六。 )。
今朝寒食節,撥撒揮涕餘。 何心事游行,誰使膏我車。 出門悟春遠,綠遍萬里塗。 陰林雜花稀,巨樹新葉敷。 春風慰游客,蕩漾回衣裾。 舉杯復置杯,岸幘唯平湖。 豈無坐上客,不見朱與徐。
京城名利塗,車馬相奔馳。 其間取富貴,往往輸巫醫。 前後十數輩,身沒名已隳。 獨有許希者,藴蓄何瑰奇。 始自下蔡來,所處尤喧卑。 西市三十年,汩汩無人知。 一朝仗至藝,驟登文石墀。 三鍼愈上疾,神速不移時。 酬以六尚官,著籍通端闈。 旌以三品服,佩紫垂金龜。 于時稱謝畢,西向復陳儀。 當宁驚且問,歷歷宣其辭。 臣傳扁鵲術,遇主今得施。 特此一展謝,臣心不自私。 主上惜其意,擊賞爲噓唏。 仍給水衡錢,國西命立祠。 復加靈應號,金額照華榱。 自此輦轂下,求禱何祁祁。 我過慶成坊,見之心且悲。 秦醫術雖妙,五腑及四肢。 所習得其人,千齡祀不虧。 魯聖術至大,帝道與民彝。 所習非其人,一朝反相持。 小吏師荀況,竊爲辨說資。 作相勸焚書,詐云愚蚩蚩。 後之爲儒者,其心皆李斯。 昔在布衣日,動守先王規。 朝談十二經,夕誦三百詩。 依憑稽古力,榮進無他歧。 及居廟堂上,長劍冠峨巍。 自謂天所賦,焉知有宣尼。 宣尼斷襲封,十經寒暑移。 他姓爲邑官,鄉老皆驚疑。 上章寢不報,九重遭面欺。 諫官不舉失,御史不言非。 盡爲許希笑,得路忘先師。
二豪名字遍人間,未許癡兒見一斑。 俯仰半生雙鬢禿,是非千古寸心關。 向來蹤跡埋空谷,老去文章滿道山。 我有詩書三十乘,肯來相伴小窗閒。
朝乘雲氣上蓬萊,九鎖仙峰翠作堆。 可惜洞天閑日月,人生能得幾回來。
昨日元正今日春,佳辰併作一番新。 試看柳色遽如許,無耐梅花憔悴人。
芟削蒿萊見綠苔,扶疎竹影待梅開。 風生野色蒼蒼合,日轉寒光冉冉來。 高步芒鞋時躑躅,橫拖藜杖且徘徊。 斷鴻飛過霜禽下,清絕山根與澗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