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則心藏無價珍,十方諸佛我同身。 一切諸法皆無相,萬法無非是我心。
无
其他无
〔宋朝〕 釋印肅
道則心藏無價珍,十方諸佛我同身。 一切諸法皆無相,萬法無非是我心。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久嗟三峽客,再與暮春期。 百舌欲無語,繁花能幾時。 谷虛雲氣薄,波亂日華遲。 戰伐何由定,哀傷不在茲。
憔悴異靈均,非讒作逐臣。 如逢漁父問,未是獨醒人。
傾國傾城總絕倫,紅兒花下認真身。 十年東北看燕趙,眼冷何曾見一人。
亂雲堆裏結茅廬,已共紅塵跡漸疎。 莫問野人生計事,窗前流水枕前書。
憑高多是偶汍瀾,紅葉何堪照病顏。 萬疊雲山供遠恨,一軒風物送秋寒。 背琴鶴客歸松徑,橫笛牛童臥蓼灘。 獨倚郡樓無限意,夕陽西去水東還。
蓬萊島邊採珠客,西望人寰星漢隔。 千重疊浪聳雲高,萬里平沙連月白。 海中洞穴尋難極,水底鮫人半相識。 玄蚌初開影暫明,驪龍欲近威難逼。 辛苦風濤白首期,得珠却恨求珠時。 隋侯歿世幾千載,只今薄俗空嗤嗤。
略明覺地名同異,起復初終互換生。 性海首建增名號,妙覺還依性覺明。 體覺俱含於明妙,明覺妙覺並雙行。 妙覺覺妙元明體,全成無漏一真精。 明覺覺明明所了,或因了相失元明。 明妙二覺宗體決,體覺性覺二同明。 湛覺圓圓無增減,此中無佛與衆生。 不覺始終非了了,不聞迷悟豈惺惺。 是稱心地如來藏,亦無覺照及無生。 非生非滅真如海,湛然常住名無名。 太虛未覺生霞點,豈聞微塵有漏聲。 空漚匪離於覺海,動寂元是一真明。 覺明體爾含靈燄,覺明逐燄致虧盈。 差之不返名無覺,會之復本始覺生。 本覺由因始覺生,正覺還依合覺明。 由地二種成差互,遂令渾作賴邪名。 具含染淨雙歧路,覺明含處異途萌。 性起無生不動智,不離覺體本圓成。 性起轉覺翻生所,遂令有漏墮迷盲。 無明因愛相滋潤,名色根本相次生。 七識轉處蒙圓鏡,五六生時蔽覺明。 觸受有取相依起,生老病死繼續行。 業識茫茫沒苦海,徇流浩浩逐飄零。 大聖慈悲興救濟,一聲用處出三聲。 智身由從法身起,行身還約智身生。 智行二身融無二,還歸一體本來平。 萬有齊含真海印,一心普現總圓明。 湛光燄燄何依止,空性蕩蕩無所停。 處處示生無生相,處處示滅無滅形。 珠鏡頓印無來往,浮雲聚散勿常程。 出沒任真同水月,應緣如響化羣情。 衆生性地元無染,只緣浮妄翳真精。 不了五陰如空聚,豈知四大若乾城。 我慢癡山高屹屹,無明欲海杳溟溟。 每逐旃陁憍誑友,常隨猛獸作悲鳴。 自性轉識翻爲幻,自心幻境自心驚。 了此幻性同陽燄,空花識浪復圓成。 太虛忽覺浮雲散,始覺虛空本自清,今古湛然常皎瑩,不得古今凡聖名。 (見《景德傳燈錄》卷二十九)。
水亭涼氣多,閑櫂晚來過。 澗影見松竹,潭香聞芰荷。 野童扶醉舞,山鳥助酣歌。 幽賞未云徧,煙光奈夕何。
彩仗映花韉,春庭散曙烟。 毬飛皆應手,馬駿不須鞭。 仙樂飄雲外,祥風近日邊。 籌多不虛發,制勝在機先。
多謝春風吹雨晴,出遨今日計初程。 去隨碧澗䙰褷上,歸與閒雲澹沱行。 順理以觀皆有趣,會心之樂最難名。 山間桃柳寧知此,斂笑舒顰亦自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