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利利他終不竭,一華五葉□分別。 森羅萬象影居中,自古至今無漏泄。
无
其他无
〔宋朝〕 釋印肅
自利利他終不竭,一華五葉□分別。 森羅萬象影居中,自古至今無漏泄。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憶昔千秋節,懽娛萬國同。 今來六親遠,此日一悲風。 年少逢胡亂,時平似夢中。 棃園幾人在,應是涕無窮。
久擅龍門質,孤竦嶧陽名。 齊娥初發弄,趙女正調聲。 嘉客勿遽反,繁弦曲未成。
身隨白日看將老,心與青雲自有期。 今對晴峰無十里,世緣多累暗生悲。
木葉落時節,旅人初夢驚。 鐘才枕上盡,事已眼前生。 吟髮不長黑,世交無久情。 且將公道約,未忍便歸耕。
馬瘟病,急取獺之肝。 肚內將來去屎洗,煮汁啖灌便平安。 牢記在心間。 (按:以上易靜詞四卷,凡七百二十一首,均見於《兵要望江南》一書。 《崇文總目》卷三著錄於《子部·兵家類》:「《神機武略兵要望江南詞》一卷。 」《郡齋讀書後志》卷二《兵類》云:「《兵要望江南》一卷。 右題云黃石公以授張良者。 按其書雜占行軍吉凶,寓聲於《望江南》詞,取其易記憶。 《總目》云:『武安軍左押衙易靜撰。 』蓋唐人也。 」《總目》即《崇文總目》,今本已失解題,錢侗校本據以補出。 檢《新唐書》卷六九《方鎮表》:光啓元年「改欽化軍節度爲武安軍節度使」。 因知易靜應爲唐末人。 今所據凡四本:其一爲明辛自修刊本〖簡稱辛本〗,刊於萬曆十年,今藏北京圖書館;其二爲四川省圖書館藏清初鈔本〖簡稱川本〗,此本錯別字較多,文字較近於辛本;其三,首都圖書館藏鈔本〖簡稱首本〗,題作《李衛公望江南》,分上下兩卷;其四爲北京圖書館收藏前京師圖書館舊鈔本〖簡稱京本〗,附跋云:「此從明督浙江都御史晉江蘇茂相校本錄出,題作《白猿奇書兵法雜占彖詞》,唐開府儀同三司衛公三原李靖著。 」首本、川本、辛本均爲足本,但均有所殘缺。 京本則僅存五百首,但有十餘首不見於前三本,文字亦差異較大。 今以首本爲底本,以辛本、川本、京本校補。 首本、辛本、川本皆據任半塘先生與王小盾同志合編《隋唐五代燕樂雜言歌辭集》〖稿本〗轉引,京本則轉引自張璋、黃畬編《全唐五代詞》。 )。
流落天涯與海涯,舊山終日恨歸遲。 思量却得蹉跎力,會盡人間一肚皮。
蘭江路盡接荆江,竹屋蕭條草樹荒。 許久長晴坐極暑,霎時疏雨做重陽。 明眸縱少新開菊,隨量何妨淺舉觴。 驛舍明朝便陳跡,牛山往事莫徒傷。
自笑孤蹤霜葉輕,宦游何幸並耆英。 合符先後分江郡,接武差池綴月卿。 愛我從來兩膠漆,與公別是一親情。 老身無用難提挈,尚有兒曹累使令。
憤切身頻痏,憂多鬢早絲。 有功裨聖主,無命佐清時。 論事明於掌,披圖粲若棋。 哀哉聽絕語,猶抱五年悲。
江灣一轉一重山,自入江來幾轉灣。 檄到如風心倥傯,船行似箭眼斕斑。 三場題目那容緩,一切工夫未得閑。 夾岸青峯可相約,黄花前後待吾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