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丈老人相體解,一默全包無小大。 曼殊贊歎實希奇,問疾不任知自敗。
无
其他无
〔宋朝〕 釋印肅
方丈老人相體解,一默全包無小大。 曼殊贊歎實希奇,問疾不任知自敗。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爲君之道,何以爲明。 功不濫賞,罪不濫刑。 讜言則聽,諂言不聽。 王至是然,可爲明焉。
歎息書林友,才華天下選。 並賦三陽宮,集詩集賢殿。 具物衣如在,咄嗟長不見。 既哀薤露詞,豈忘平生眷。
左一石,右一石,石門中有□□客。 □岫□,懸崖裂,□江□□□劍闕。 □□□□□□□,石門窊尊□□□。 外□□□□,□□□□□。 (見《武昌志》及《湖北金石志》。 已殘缺不可讀,惜哉。 )(〖1〗《武昌志》〖《湖北金石志》同〗:「案馬紹基云:是刻濱臨大江,字跡漫漶,前後片存二十八字,幸題與姓名尚完好。 今又齧去數字矣。 」〖2〗《明一統志》:「石門山在武昌縣東五里,兩門對峙如門。 唐武昌令馬珦與元結遊,石刻尚存。 」〖3〗《輿地碑目》:唐令君馬珦石門石刻在石門。 郭詳正詩:『雙崖屹然起,劖蘚認題識。 』〖4〗陳詩《湖北金石存佚考》云:「無年號,在武昌縣北,濱江。 」〖5〗案清巖觀有《馬珦石門題名詩》曰:「石門開左右,一劍自中分。 何人施妙法,千載創奇聞。 良吏多幽思,詩題亦出羣。 登山尋古蹟,迭石意何殷。 江上發清嘯,厓前結翠雲。 至今樊口上,誰不愛清蒼。 我亦來訪古,心事何紛紛。 憶到窊尊石,題名定有君。 」)。
語別意淒淒,零陵湘水西。 佳人金谷返,愛(一作「遊」)子洞庭迷。 舊館逢花發,他山值鳥啼。 江天千里望,誰見綠蘋齊? (均見《結一廬叢書》本《張說之文集》卷七)(按:結一廬本此二詩下署「王琚」。 《四部叢刊》影印龍池草堂刊本《張說之集》收張說《贈趙公》後,無署名。 《全唐詩》卷九八均收趙冬曦名下,實誤。 趙公爲王琚之封爵,岑仲勉先生《唐集質疑·趙公》已有考證,可參看。 友人陳祖言撰《張說年譜》云:「前一首第三句『友寮同省閣』,琚先天元年八月擢拜中書侍郎,說二年七月爲中書令,即爲『同省閣』。 ……而冬曦無此經歷。 兩首詩俱言及零陵守,冬曦亦無此經歷。 又前首五、六句『我逐江潭雁,君隨海上鷗』,冬曦爲從六品下之侍御史,階卑辭謙,在其地唱酬詩中均無此等平起平坐之語。 且說離岳赴荆,冬曦送之,說則未嘗送冬曦也,故知必非冬曦詩。 」)。
雲際翻風斷雁斜,城陰槃暮噪棲鴉。 春容落景寒猶嫩,望盡遥天數縷霞。
一拶銀山鐵壁摧,大悲院裏趕村齊。 善財拄杖如無用,乞與佯狂老萬回。
春到人間得幾時,可堪鵯鳷趣春歸。 不辭日去千回看,便恐風飄萬點飛。
不解飛車越九州,青鞵處處爲山留。 百年未盡且作夢,三日閑行聊散愁。 世上幾經華表柱,尊前好在黑貂裘。 龍泉幸是無人斸,暮露光芒上斗牛。
夜對遺編嘆復驚,古來成敗浩縱橫。 功名多向窮中立,禍患常從巧處生。 萬里關河歸夢想,千年王霸等棋枰。 人間只有躬耕是,路過桑村最眼明。
刮地風來健葛衣,一凉便覺暑光低。 雲頭龍挂如垂筯,雨在中峰白塔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