皂蓋朱幡遊近郭,野桃山杏炫紅旂。 看看新燕啣泥候,恰恰鳴鳩喚雨時。 未用經丘思靖節,何妨學稼許樊遲。 老農應悉使君意,六勸傳教到處知。
无
其他无
〔宋朝〕 鄧深
皂蓋朱幡遊近郭,野桃山杏炫紅旂。 看看新燕啣泥候,恰恰鳴鳩喚雨時。 未用經丘思靖節,何妨學稼許樊遲。 老農應悉使君意,六勸傳教到處知。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去水絕還波,洩雲無定姿。 人生在世間,聚散亦暫時。 離別重相逢,偶然豈定期。 送子清秋暮,風物長年悲。 豪俊貴勳業,邦家頻出師。 相公鎮梁益,軍事無孑遺。 解榻再見今,用才復擇誰。 況子已高位,爲郡得固辭。 難拒供給費,慎哀漁奪私。 干戈未甚息,紀綱正所持。 泛舟巨石橫,登陸草露滋。 山門日易久,當念居者思。
春城閑望愛睛天,何處風光不眼前。 寒食花開千樹雪,清明日出萬家煙。 興來促席唯同舍,醉後狂歌盡少年。 聞說鶯啼却惆悵,詩成不見謝臨川。
三年未省聞鴻呌,九月何曾見草枯。 寒暑氣均思白社,星辰位正憶皇都。 蘇卿持節終還漢,葛相行師自渡瀘。 鄉味朔山林果別,北歸期挂海帆孤。
秦娥一別鳳皇臺,東入青冥更不回。 空有玉簫千載後,遺聲時到世間來。
昌獵關西紂獵東,紂憐崇虎棄非熊。 危邦自謂多麟鳳,肯把王綱取釣翁。
便殿朝回卸玉簪,競來芳檻摘花心。 風和難捉花中蝶,却向窗間弄繡針。
鴈魚空有信,雞黍恨無期。 閉戶方籠月,褰簾已散絲。 近泉鳴砌畔,遠浪漲江湄。 鄉思悲秋客,愁吟五字詩。
飲餞憑何地,依巖闢此亭。 玉江摽勝託,石壁效題銘。 秋染藤宜紫,春圖柳愛青。 樽來是離酌,皆爲送歸情。 (見石刻拓片。 亦見《金石苑》。 )(望按:此詩與《石亭記千秋亭記》合刻一石,記在前,係開元十八年前飛鳥縣主簿趙演撰文,詩居後,題曰「《千秋亭詠》並序」,下署「朝散郎行梓州銅瞐縣詩博陵崔文邕」,詩後有「開元十九年歲次辛未五月五日」一行,當是刻詩年月。 碑在四川中江縣,友人寧鄉程千帆〖會昌〗以所藏拓片見贈,其末並有近人張巽中跋文一段,畧謂「此碑出吾蜀中江縣{身犬}子店,昔何蝯叟督學來川,曾拓數十紙驗歸,祕而不宣。 康長素亦手藏一搨,不以示人。 細玩字裏行間,於晉魏六朝之外,獨具婀娜風致,宜爲道州、南海所寶也」云云。 今細讀斯記,祇稱「石亭」,不及「千秋」之名,而附詩詩題,則明標「千秋」,以是頗疑崔氏始構此亭。 原稱「石亭」,其後乃更名其後乃更名「千秋亭」耳。 然則文題作《石亭記千秋亭記》,其「千秋亭記」四字系開元十九年崔氏刻詩時所後加,不然,安有一文而兼勒二題之理耶。 又此詩亦見劉喜海《金石苑》,惟「玉江」爲異。 劉氏曰:「詩內玉誤王,記誤託,未知是否。 」今按石碑作玉作託,當以拓片爲準。 )。
玉堂著句轉春風,諸老從前亦寓忠。 誰爲君王供帖子,丁寧綺語不須工。
寒流一带檻前橫,落日諸峰霞外明。 水斷新洲添五里,客尋舊路却重行。 江車自轉非人踏,沙碓長舂徹夜鳴。 疇昔穉桑今秃樹,如何白髮不教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