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英譽冠當時,五嶺人人說繡衣。 平步便應持紫橐,它年何止到黄扉。 遲遲暖日離筵啟,渺渺澄江畫航歸。 若問越裝無一物,篋中寶唾盡珠璣。
无
其他无
〔宋朝〕 洪适
泰山英譽冠當時,五嶺人人說繡衣。 平步便應持紫橐,它年何止到黄扉。 遲遲暖日離筵啟,渺渺澄江畫航歸。 若問越裝無一物,篋中寶唾盡珠璣。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二月春來半,宮中日漸長。 柳垂金屋暖,花覆玉樓香。 拂匣先臨鏡,調笙更炙簧。 還將盧女曲,夜夜奉君王。
千里溫風飄降羽,十枝炎景媵朱干。 陳觴薦俎歌三獻,拊石摐金會七盤。
野桃欹岸竹連雲,石徑縈紆到洞門。 花落莫隨流水去,恐人認此是桃源。
憶我少年日,遊君大父閒。 諸孫嗟契闊,雙鬢各斕斑。 未覺歸愚晚,俱嘗適俗艱。 絕知歸思急,更覓玉梅攀。
正論風流不辱親,高文還稱掌絲綸。 豈惟補衮須詞伯,自是安邦出諍臣。 歲晚已回松柏操,時來休愛水雲身。 欲爲公壽倡優拙,戲遣商山四老人。
一二三四五六七,七六五四三二一。 循環逆順數將來,數到未來無盡日。 因七見一,見一亡七。 踏破太虛空,鐵牛也汗出。 絕氣息,無蹤跡。
往者行省臨秦中,我亦急服叨從戎。 散關摩雲俯賊壘,清渭如带陳軍容。 高旌縹緲嚴玉帳,畫角悲壯傳霜風。 咸陽不勞三日到,幽州正可一炬空。 意氣已無雞鹿塞,單于合入蒲萄宮。 燈前此圖忽到眼,白首流落悲塗窮。 吾皇英武同世祖,諸將行策雲臺功。 孤臣昧死欲自薦,君門萬里無由通。 正令選壯不爲用,筆墨尚可輸微忠。 何當勒銘紀北伐,更擬草奏祈東封。
忽驚南郊信,半夜雪中來。 遂哭寢門外,始嗟梁木摧。 文章千古盛,風韻故人哀。 憶昨臨湍水,寧知隔夜臺。
與君相別若耶溪,十載湘航與蜀梯。 恰到六朝行樂處,臺城東畔冶亭西。
萬杉深處一軒開,秀色參天費壅培。 我爲不知林壑趣,黄粱夢覺却歸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