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唐宋诗

胡夫人輓詩 其二

〔宋朝〕 周麟之

晚歲根塵凈,端由志節隆。 斂身遵七誡,彈指悟三空。 此日傷朝露,何人賦凱風。 我方司汗簡,盍載女師中。

译文

其他

猜你喜欢

  • 同樂天和微之深春二十首 十

    何處深春好,春深小隱家。 芟庭留野菜,撼樹去狂花。 醉酒一千日,貯書三十車。 雉衣從露體,不敢有餘斜。

    劉禹錫 唐宋诗
  • 潯陽三題 東林寺白蓮

    東林北塘水,湛湛見底清。 中生白芙蓉,菡萏三百莖。 白日發光彩,清飆散芳馨。 洩香銀囊破,瀉露玉盤傾。 我慙塵垢眼,見此瓊瑤英。 乃知紅蓮花,虛得清淨名。 夏萼敷未歇,秋房結纔成。 夜深衆僧寢,獨起繞池行。 欲收一顆子,寄向長安城。 但恐出山去,人間種不生。

    白居易 唐宋诗
  • 過內黃縣

    相州吹角欲斜陽,匹馬搖鞭宿內黃。 僻縣不容投刺客,野陂時遇射鵰郎。 雲中粉堞新城壘,店後荒郊舊戰場。 猶指去程千萬里,秣陵煙樹在何鄉。

    韋莊 唐宋诗
  • 謝元願上人遠寄檀溪集

    白首蕭條居漢浦,清吟編集號檀溪。 有人收拾應如玉,無主知音只似泥。 入理半同黃葉句,遣懷多擬碧雲題。 猶能爲我相思在,千里封來夢澤西。

    齊己 唐宋诗
  • 蒙恬芳軌設,遊楚清音列。 形通天地規,絃寫陰陽節。 鄭音既寥亮,秦聲復凄切。 君聽陌上桑,爲辨羅敷潔。 (以上見《佚存叢書》本《李嶠雜詠百二十首》卷下)(按:《佚存叢書》本《李嶠詠百二十首》,所錄諸詩文字與《全唐詩》所載者差異較大。 以上二詩完全不同,故另錄出。 有一句或數句不同者,錄如次。 僅個別文字不同者從略。 〖1〗《風》首二句作「落日正沈沈,微風生北林」。 〖2〗《霧》三四兩句作「別有丹山霧,玲瓏素月明」。 〖3〗《梨》五六兩句作「春暮條應紫,秋來葉正紅」。 〖4〗《樓》三四兩句作「落星臨畫閣,井幹起高臺」。 〖5〗《橋》後四句作「巧作七星影,能圖半月輝。 即今滄海宴,無復白雲威」。 )(〖6〗《簾》首二句作「曉風清竹殿,初日映秦樓」。 第三句作「曖曖籠珠網」。 第五句作「窗中月影入」。 〖7〗《扇》第二句作「蒲葵實曉清」。 第五句作「逐暑含風轉」。 第七句作「還取同心契」。 〖8〗《墨》第六句作「皂疊映逾沈」。 〖9〗《刀》第五句作「割錦紅鮮裏」。 〖10〗《彈》首句作「俠客遙相望」。 三四兩句作「共持蘇合彈,來此傍垂楊」。 末二句作「莫欣黃雀至,須憚微軀傷」。 〖11〗《琵琶》首句作「裁規勢漸團」。 〖12〗《珠》末二句作「誰憐被褐者,懷寶自多才」。 〖13〗《綾》第二句作「爲衾值漢君」。 五六兩句作「色帶冰綾影,光含霜雪文」。 〖14〗《素》五六兩句作「碪杵調風響,綾紈寫月輝」。 〖15〗《錦》第七句作「若逢朱太守」。 〖16〗《布》三四兩句作「瀑泉飛掛鶴,浣火有炎光」。 末句作「來穆採花芳」。 另伯三七三八卷存李嶠雜詠二首又四句,斯五五五卷存六首又三句,其文字與《全唐詩》有較多不同,錄其要者如次。 伯三七三卷載《鳳》第六句作「頻過潁水湯」。 《兔》五、六、七三句作「漢殿跧容伏,梁園隱迹微,方知感純孝」。 )。

    李嶠 唐宋诗
  • 頌 一

    明明無悟法,悟法却迷人。 長舒兩脚睡,無僞亦無真。 (見《景德傳燈錄》卷十五、《五燈會元》卷五)。

    善會 唐宋诗
  • 兵要望江南 風角第二(辛本作「占風角第二」、京本作「占風第三」。三十三首) 九

    軍行次,風猛逆狂吹。 出陣若逢如此兆,不如抽退得全歸,免損將兵(辛本、川本作「軍」)危。

    易靜 唐宋诗
  • 題山寺僧房

    牕影搖羣木,牆陰載一峰。 野爐風自爇,山碓水能舂。 勤學翻知誤,爲官好欲慵。 高僧暝不見,月出但聞鐘。

    岑參 唐宋诗
  • 江村初夏

    紫葚狼籍桑林下,石榴一枝紅可把。 江村夏淺暑猶薄,農事方興人滿野。 連雲麥熟新食麨,小裹荷香初賣鮓。 蘋洲蓬艇疾如鳥,沙路芒鞵健如馬。 君看早朝塵撲靣,豈勝春耕泥沒踝。 爲農世世樂有餘,寄語兒曹勿輕捨。

    陸游 唐宋诗
  • 雙溪堂

    境與人俱勝,心無水共流。 奇奇仍怪怪,莫莫更休休。

    許及之 唐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