媯姓從來莫與京,傳家初不爲金籯。 只今八桂蒼蒼處,倍覺中台兩兩明。 南徼不聞刁斗擊,北轅行見衮衣迎。 定知天錫公難老,端與邦家立太平。
无
其他无
〔宋朝〕 汪應辰
媯姓從來莫與京,傳家初不爲金籯。 只今八桂蒼蒼處,倍覺中台兩兩明。 南徼不聞刁斗擊,北轅行見衮衣迎。 定知天錫公難老,端與邦家立太平。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梁公曾孫我姨弟,不見十年官濟濟。 大賢之後竟陵遲,浩蕩古今同一體。 比看叔伯四十人,有才無命百寮底。 今者兄弟一百人,幾人卓絕秉周禮。 在汝更用文章爲,長兄白眉復天啓。 汝門請從曾翁說,太后當朝多巧詆。 狄公執政在末年,濁河終不污清濟。 國嗣初將付諸武,公獨廷諍守丹陛。 禁中決冊請房陵,前朝長老皆流涕。 太宗社稷一朝正,漢宮威儀重昭洗。 時危始識不世才,誰謂荼苦甘如薺。 汝曹又宜列土食,身使門戶多旌棨。 胡爲漂泊岷漢間,干謁王侯頗歷抵。 況乃山高水有波,秋風蕭蕭露泥泥。 虎之飢,下巉嵒。 蛟之橫,出清泚。 早歸來,黃土泥衣眼易眯。
蓑笠雙童傍酒船,湖山相引到房前。 團蕉何事敎人見,暫借空牀守坐禪。
誰能枉駕入荒榛,隨例形相土木身。 不及連山種桃樹,花開猶得識夫人。
一舸吳江晚,堪憂病廣文。 鱸魚誰與伴,鷗鳥自成羣。 反照縱橫水,斜空斷續雲。 異鄉無限思,盡付酒醺醺。
三千功滿仙昇去,留得山前舊隱基。 但見白雲長掩映,不知浮世幾興衰。 松稍風觸霓旌動,椶葉霜霑鶴翅垂。 近代無人尋異事,野泉噴月瀉秋池。
三公後,出死狗。
僧愛白雲溪上飛,白雲深處敞禪扉。 莫言便是無情物,思着故鄉依舊歸。 (見嘉慶二十年洪亮吉纂《寧國府志》卷二四)。
帝告于公,紹胥爾宇。 憲是文武,如申如甫,爲周之輔。 誕錫爾祉,惟申甫是似。 乘車錯衡,淑施英英,式遄其榮。
理棹出盤門,蓬窗掛秋曉。 蘆花一溪雨,淅瀝秋欲老。 念世多閒愁,居山未爲好。 寒坐櫓不鳴,蛩聲亂衰草。
山色空濛雨點微,醉中不覺濕蓑衣。 何妨乞與丹靑本,一棹横衝翠靄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