憶荷公車薦,多慚識面求。 驚心異生死,倒指十春秋。 國士懷青眼,門生慨白頭。 束芻催老淚,東與大江流。
无
其他无
〔宋朝〕 韓元吉
憶荷公車薦,多慚識面求。 驚心異生死,倒指十春秋。 國士懷青眼,門生慨白頭。 束芻催老淚,東與大江流。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寂寂閉層城,悠悠此夜情。 早涼過鬢髮,秋思入柴荆。 嚴子多高趣,盧公有盛名。 還如杜陵下,暫拂蔣元卿。
謝氏起新樓,西臨城角頭。 圖功百尺麗,藏器五兵修。 結締榱甍固,虛明戶檻幽。 魚龍卷旗幟,霜雪積戈矛。 暑雨熇烝隔,涼風宴位留。 地高形出沒,山靜氣清優。 睥睨斜光徹,闌干宿靄浮。 芊芊秔稻色,脉脉苑谿流。 郡化黃丞相,詩成沈隱侯。 居茲良得景,殊勝峴山遊。
謫仙唐世游茲郡,花下聽歌醉眼迷。 今日漢江煙樹盡,更無人唱白銅鞮。
一宿蘭堂接上才,白雲歸去幾裴回。 黛青峯朵孤吟後,雪白猨兒必寄來。 簾卷茶煙縈墮葉,月明棊子落深苔。 明朝江上空迴首,始覺清風不可陪。
雲髻墜,鳳釵垂。 髻墜釵垂無力,枕函欹。 翡翠屏深月落,漏依依。 說盡人間天上,兩心知。
問道圖書盛,尊儒禮教興。 石渠因學廣,金殿爲賢昇。 日月恩光照,風雲寵命膺。 謀謨言可範,舟檝事斯憑。 宴喜明時洽,光輝湛露凝。 大哉堯作主,天下頌歌稱。
浮弦多是風頭痛,積聚體疼胸膈噎。 緊實號爲寒熱證,澁瀉煩燥小便澁。 芤脈蓋因陽耗散,鼻衂無時精炁竭。 脈沉兼优是重陰,氣刺胸膨癥塊結。 風寒相傳脈浮遲,外受寒邪內風熱。 肺受風寒痰欬嗽,左手見之心戰佚。 弱而兼濡是陽虛,汗出憎寒炁羸劣。 風濕風溫及濕溫,脈候交差要分別。 汗無重汗耳無知,妄語無瘖各部委是暍。 洪數脈來陽氣盛,目赤舌乾唇破裂。 浮而兼緊腎之虛,溫助寒邪益精血。 陽絕尺中脈細微,針灸勿令精炁絕。 促結代脈是脾虛,若見之時難救得,女人尺中須要盛,浮細沉遲是虛證。 忽然胗得寸中盈,六部無邪身有孕。 童女童男何以別?須看天真無損缺。 大凡童子脈來沉,童女尺中洪拍拍。 男子婦人精血衰,假饒覆溢脈無回。 一呼四至爲平脈,一呼一至死相催。 傷寒舌黑洗不紅,藥洗分明定吉凶。 汗若脈和無惡候,脈如躁疾命將殂。 中風目閉口開者,喉中拽鋸炁不敷。 脈若洪弦由可救,浮大多應命不甦。 男女五勞洪數脈,定知不久炁長吁。 大抵七表八裏脈,相連九道作程途。 表裏脈分輕重病,九怪傳來病不舒。 胗脈要分輕與少,始知生死可枝梧。 浮洪短促爲陽弱,沉細兼長陰有餘。 如此分張輕重斷,豈同俗眼一凡夫。 六部鬼賊是如何,造化陰陽事更多。 心火怕逢沉滑脈,肺金猶怕浮洪克。 唯有脾元惡木侵,四時寄旺本無形。 甲乙最嫌金炁重,腎中脈緩水無盈。 一位克重當須斷,二位克重却分輕。 三位克時難救療,縱然暫醒必歸冥。 水火相臨分上下,金木相侵事必凌。 水土二宮俱要靜,一宮有克少安寧。 高士要知刑克賊,孰能考究記心經。 春怕庚辛秋惡候,夏嫌水氣火相刑。 刑剋只分輕與重,自然切脈甚精明。 左手胗得重病脈,右手脈候却調勻。 只斷脈中須應病,故知命脈得和平。 假此一例餘倣此,醫門學者要勞心。 (以上三首均見《宛委別藏》影寫本杜光庭《廣成先生玉函經》。 )。
庚辰至,燕魏人災起。 畜類亦如然,田苗被蟲死。 山際好施功,吳地耕民喜。 低處遭淹沒,中高甚豐美。 。
琉璃甕中走卻鱉,驚起波斯一夜尋。 天曉不知何所見,大悲菩薩是觀音。
流年忽忽雙蓬鬢,薄宦紛紛一旅亭。 惟有長官衫色在,至今猶與眼俱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