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唐宋诗

九侯山神詩

〔宋朝〕 蔡如松

誰言少康真禹子,子孫九人流到此。 誰言鬼侯遭紂虐,冤魄至今靈故壘。 誕哉二說太荒唐,未識根原有初始。 我曾南自五羊回,杖屨空山問遺址。 數間古屋傍林巒,一簇偶人皆劍履。 斷碑仆地蒼蘚沒,滿庭落葉秋風起。 歲時伏臘走村翁,醵錢買酒烹羊豕。 粵巫擊鼓細吹角,整日歌呼乞新祉。 饑烏攫肉舞盤間,野蝶尋馨投盞裏。 愚民驚怪相駭誕,巧囀笙簧縈俗耳。 那知三代去已遠,鬼神豈肯歆非祀。 漳川遐僻在窮閩,北去中州幾萬里。 從來不及風馬牛,廟食胡爲而至是。 濫觴曲士妄穿鑿,湍激妖狐因倚恃。 噓烟吹霧作精變,歷古冥冥無辨理。 何當濟會狄梁公,爲我乘時皆斥毀。

译文

其他

猜你喜欢

  • 詠興國寺佛殿前幡

    拂霞疑電落,騰虛狀寫虹。 屈伸煙霧裏,低舉白雲中。 紛披乍依迥,掣曳或隨風。 念茲輕薄質,無翅強搖空。

    太宗皇帝 唐宋诗
  • 吐蕃別館和周十一郎中楊七錄事望白水山作

    純精結奇狀,皎皎天一涯。 玉嶂擁清氣,蓮峰開白花。 半巖晦雲雪,高頂澄煙霞。 朝昏對賓館,隱映如仙家。 夙聞蘊孤尚,終欲窮幽遐。 暫因行役暇,偶得志所嘉。 明時無外戶,勝境即中華。 況今舅甥國,誰道隔流沙。

    呂溫 唐宋诗
  • 夢仙

    人有夢仙者,夢身升上清。 坐乘一白鶴,前引雙紅旌。 羽衣忽飄飄,玉鸞俄錚錚。 半空直下視,人世塵冥冥。 漸失鄉國處,纔分山水形。 東海一片白,列岳五點青。 須臾羣仙來,相引朝玉京。 安期羨門輩,列侍如公卿。 仰謁玉皇帝,稽首前致誠。 帝言汝仙才,努力勿自輕。 却後十五年,期汝不死庭。 再拜受斯言,既寤喜且驚。 祕之不敢泄,誓志居巖扃。 恩愛捨骨肉,飲食斷羶腥。 朝餐雲母散,夜吸沆瀣精。 空山三十載,日望輜軿迎。 前期過已久,鸞鶴無來聲。 齒髮日衰白,耳目減聰明。 一朝同物化,身與糞壤幷。 神仙信有之,俗力非可營。 苟無金骨相,不列丹臺名。 徒傳辟穀法,虛受燒丹經。 只自取勤苦,百年終不成。 悲哉夢仙人,一夢誤一生。

    白居易 唐宋诗
  • 下第後上李中丞

    落第逢人慟哭初,平生志業欲何如。 鬢毛灑盡一枝桂,淚血滴來千里書。 谷外風高摧羽翮,江邊春在憶樵漁。 唯應感激知恩地,不待功成死有餘。

    趙嘏 唐宋诗
  • 新歲七十以人生七十古來稀爲韻寄錢大參七首 其三

    一二三四五六七,行年臨之如電疾。 只將香火對清閑,古井無波應委悉。

    曹勛 唐宋诗
  • 獨步惠泉用石刻中韻

    拂崖看古字,倚策仰前英。 雕章細細讀,清思源源生。 文傳峴山石,句敵渼陂行。 一字或華衮,五言有長城。 林蟬眾作噪,下里羞混并。 坐令蕞爾國,宇內渾知名。 茲泉發地脈,有玉潜山庭。 神龍職何護,老蚌呈煌熒。 楚人力水耨,倚沼仍畦瀛。 觱沸晝復夜,輸出無窮聲。 演迤清漢接,旋折數日程。 膏潤亙原陌,穀價年年平。 非才忝敷惠,下考乃爲榮。 疲民未擊壤,循吏難聯橫。 獨行挹清泚,誰與論丹誠。 銷憂賴季雅,遣興煩客卿。 信美非吾土,千古仲宣情。

    洪适 唐宋诗
  • 題請息齋六言十首 其一

    洞門晝挂鐵鎖,閣道秋生綠苔。 蓍下略同龜伏,瓜中且免蠅來。

    范成大 唐宋诗
  • 郡圃曉步因登披僊閣四首 其三

    百五佳時更絕晨,園丁猶未放遊人。 瘦藤拄上披僊閣,四面花光照殺春。

    楊萬里 唐宋诗
  • 過白沙竹枝歌六首 其五

    昨日下灘風打頭,羨他上水似輕鷗。 朝來上水帆都卸,真箇輕鷗也自愁。

    楊萬里 唐宋诗
  • 謝江東耿漕曼老寄書并與沈侍郎唱和詩二首 謝詒書勞苦

    朱雀橋邊舊使星,五年再照大江明。 端能記憶誠齋叟,千里書來訪死生。

    楊萬里 唐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