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唐宋诗

臞庵 其四

〔宋朝〕 何偁

霜落川原淡,風高木葉丹。 雲垂千頃白,月墮一江寒。 禮佛因成塔,焚香旋築壇。 竹聲過小院,雜珮響珊珊。

译文

其他

猜你喜欢

  • 帝京篇十首 六

    飛蓋去芳園,蘭橈遊翠渚。 萍間日彩亂,荷處香風舉。 桂楫滿中川,弦歌振長嶼。 豈必汾河曲,方爲歡宴所。

    太宗皇帝 唐宋诗
  • 東都父老望幸

    鑾輿秦地久,羽衛洛陽空。 彼土雖憑固,茲川乃得中。 龍顏覲白日,鶴髮仰清風。 望幸誠逾邈,懷來意不窮。 昔因封泰岳,今佇躡維嵩。 天地心無異,神祇理亦同。 翠華翔渭北,玉檢候關東。 衆願其難阻,明君早勒功。

    薛存誠 唐宋诗
  • 春原早望

    一忝鄉書薦,長安未得回。 年光逐渭水,春色上秦臺。 燕掠平蕪去,人衝細雨來。 東風生故里,又過幾花開。

    章孝標 唐宋诗
  • 贈殷山人

    有客抱琴宿,值予多怨懷。 啼烏弦易斷,嘯鶴調難諧。 曲罷月移幌,韻清風滿齋。 誰能將此妙,一爲奏金堦。

    李遠 唐宋诗
  • 閑居早秋

    槐杪清蟬煙雨餘,蕭蕭涼葉墮衣裾。 噪槎烏散沈蒼嶺,弄杵風高上碧虛。 百歲夢生悲蛺蜨,一朝香死泣芙蕖。 六宮誰買相如賦,團扇恩情日日疎。

    羅隱 唐宋诗
  • 偈頌二百零五首 其一五○

    水不洗水,金不博金。 眼不見眼,心不用心。 不墮根境識,那涉去來今。 迷裏忽然逢達磨,何曾特地作叢林。

    釋正覺 唐宋诗
  • 送人化修上 其二

    盡謂黄龍山裏龍,彌年翻去碧潭空。 君行爲報居人道,遐邇雖殊一雨同。

    釋慧空 唐宋诗
  • 次韻溫伯謀歸

    官路驅馳易折肱,官曹隨處是愁城。 隨風片葉鄉心動,過雨千峰病眼明。 一臠何須嘗世味,寸田久已廢吾耕。 羨君早作歸歟計,屈指從今幾合并。

    范成大 唐宋诗
  • 天台歌

    涉海神仙誇蓬萊,登陸勝地稱天台。 天台枕海連四明,萬峯千嶺相縈迴。 赤城繡出綺霞色,瀑布界破瑶山青。 神仙居處寸步有,遊人白日迷杳冥。 剡溪昔年有二客,五月此山同采摘。 只知采采不盈筐,不覺行行失歸陌。 龜腸蟬腹忽鳴饑,傾壺進食欲令誰。 山桃一顆垂林畔,共食歘然肌骨換。 下山得水澗石中,以手飲之還濯盥。 又見蕪菁出山腰,一杯圓轉中流漂。 二人相顧却相謂,此地去人應不遥。 過溪水深四尺許,又度一山逢二女。 韶顔艷色世所無,南國東鄰何足數。 笑喚劉晨阮肇名,相識渾如舊有情。 問郎若箇來何晚,遂即殷勤相奉迎。 入戶幔帷殊不惡,錯落珍珠與瓔珞。 只將左右幾青衣,也勝人間誇綽約。 逡巡進脯飯胡麻,瓊杯片片斟流霞。 不知仙客來何處,各把宮桃慶女家。 歌吹嘈嘈張內樂,顔色有歡情有樂。 金鴉飛入向虞淵,客散虛堂掩簾箔。 夜深各擁一仙娥,泛泛鴛鴦在綠波。 和鳴乍自秦簫起,行雨初從楚夢過。 瞥然一留因半載,天氣常如三月在。 百鳥哀鳴不可聞,感此茫茫愁似海。 俗緣未斷身未輕,思歸日有求歸聲。 更招女伴作離樂,共寫深衷無限誠。 曲終一出山中洞,萬里雲烟空目送。 歸來不見去時人,寂寞驚魂若春夢。 子孫雖在不相知,欲尋舊路已多歧。 棊迷柯嶺難重見,花失桃源空自悲。 風流雲散令人惜,至今猶唱阮郎歸。

    喻良能 唐宋诗
  • 秋夜同章三十九弟次邠宿延慶山中紀遊一首

    芭蕉月上照窗扉,屋裏老僧眠不知。 起來樹根飲一盞,舉頭忽是三更時。 藤蘿一處一處好,我亦持盃隨處坐。 山雞忽叫野鐘鳴,滿地西風愁殺我。

    林亦之 唐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