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公勾喚鰣浮水,閒客招要鷗上灘。 岸斷溪橫人不到,樹頭依約見桅竿。
无
其他无
〔宋朝〕 崔敦禮
郭公勾喚鰣浮水,閒客招要鷗上灘。 岸斷溪橫人不到,樹頭依約見桅竿。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萬人曾戰死,幾處見休兵。 井邑初安堵,兒童未長成。 涼風吹古木,野火入殘營。 牢落千餘里,山空水復清。
人言下江疾,君道下江遲。 五月江路惡,南風驚浪時。 應知近家喜,還有異鄉悲。 無奈孤舟夕,山歌聞竹枝。
永巷重門漸半開,宮官著鎖隔門回。 誰知曾笑他人處,今日將身自入來。
惡憐風景極交親,每恨年年作瘦人。 臥晚不曾拋好夜,情多唯欲哭殘春。 陰成杏葉纔通日,雨著楊花已汙塵。 無限後期知有在,只愁煩作總戎身。
茫茫驅一馬,自歎又何之。 出郭見山處,待船逢雨時。 曉雞鳴野店,寒葉墮秋枝。 寂寞前程去,閑吟欲共誰。
玄亮吐清氣,神響徹幽籠(一作「聾」)。 登臺發春詠,高興避希(一作「希避」)蹤。 乘虛感靈覺,魚(一作「漁」)山振思童。 摹寫天歌梵,冀布法音同。 哀婉(一作「忘高」)故不下,飄(一作「颻」)颺數仞中。 比丘歌聲唄,人畜振心鐘。 斯由暢玄句,即感鴈遊空。 神朝(一作「期」)發筌悟,豁爾自靈通。 (見同書同卷《唄贊部》。 注一作者,爲《法苑珠林》卷五十《唄讚篇·音樂部》之異文。 )。
章街十里瑞霙飛,有客蓬山寓直歸。 雙履未穿乘款段,比量東郭是輕肥。
象骨巖居閩府教,江海兩封黄紙召。 孤雲自南仍更東,阻覲堯蓂友廊廟。 講通明論毗曇經,一佛出世祇爲人。 凝師白傅有真契,鑿齒彌天必相值。 河漢滔滔渺涯涘,三反九折時遊戲。 簦屩躋堂累千輩,鍧雷激電非思議。 毫忽微差失大千,同盡鴛鴻與螻蟻。 菩提一切皆具足,刮膜分光誠豈弟。 體味龍宮七佛書,盧老面目云何是。 餘生流浪無明窟,迴首塵塵非自己。 季咸鬼眼必見窺,和璞妙算應不遺。 大士知言善呵蔽,朝聞夕殞甘如飴。 疑蛇一祛病當愈,識路還家要有時。 金華士女涕泗流,胡爲决往龍翔遊。 是間雖住亦非住,奔軼常行祖師處。
牡丹十月發春叢,半倚微陽半怯風。 渾似若耶溪上女,嬌愁初入館娃宮。
層巒疊嶂幾重重,萬頃煙波浩渺中。 釣艇未歸饒夕照,耳邊蘆葦戰寒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