埽盡法中病,生憎佛是塵。 堂堂一堅密,春至百花新。
无
其他无
〔宋朝〕 釋堅璧
埽盡法中病,生憎佛是塵。 堂堂一堅密,春至百花新。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別來楊柳街頭樹,擺弄春風只欲飛。 還有小園桃李在,留花不發待郎歸。
思量大是惡姻緣,只得相看不得憐。 願作琵琶槽那畔,得他長抱在胷前。
東南路盡吳江畔,正是窮愁暮雨天。 鷗鷺不嫌斜兩岸,波濤欺得逆風船。 偶逢島寺停帆看,深羨漁翁下釣眠。 今古若論英達筭,鴟夷高興固無邊。
遠見麻姑戲瑞禽,每來教舞此壇心。 基離地面三千丈,勢倚雲根一萬尋。 煙海日搖雙翅影,洞天風散九韻音。 自從越叟分明說,便想羅浮直至今。 (〖1〗上面這些詩寫辰一小冊上,線裝,僅存五葉,共二十八首。 後有殘闕,原書葉數、詩數不知多少。 總題《涉道詩》,下題撰人李翔姓名。 李翔的時代和事跡無所考,這個詩集也不見於著錄。 所歌詠酬答的都是道山道觀,當時道教的天師、尊師、鍊師、總真以及供奉和道教史上的著名人物事跡等。 這應該是一部現存最古的道徒詩集。 〖2〗詩中所表現的山名和地名,多在今江西、江蘇、浙江三省,主要是在龍虎山、茅山、天台山之間,李翔大概就是這一地區以內的人。 他的時代,大概是第九世紀末年或第十世紀初年的人。 謝自然是貞元十一年〖七九五〗十一月十二日卒於梁州西門外金泉山的,韓愈〖七六八--八二四〗有《謝自然詩》〖《昌黎先生集》卷一〗,李翔有《題謝自然傳後》〖傳爲郡守李堅所作〗,所以李翔時代,疑比韓愈稍晚。 〖日本《道教研究》第一冊刊吳其昱《李翔及其涉道詩》推定李翔爲唐高祖九世孫,江王李元祥之後,曾官莆田尉,約於咸通間在世,所據爲《新唐書》卷七○下《宗室世系表》,可備一說。 〗)。
百尺金容連翠岳,三層寶閣倚青霄。 手爐香暖申卑願,願降殊祥福帝堯。 (萬曆《新昌縣志》三)。
塵鑑經春掩,霜衣隔歲裁。 (均見《吟窗雜錄》卷二九《歷代吟譜》。 )。
偶愛春山在,因循值暑時。 風塵非所願,泉石本相宜。 坐久松陰轉,吟餘蟬韻移。 自慚疏野甚,多失故人期。
幽棲竹路滿蒼苔,花擁柴扉午未開。 可是春風料理得,時吹一片過窗來。
義寫非臺鏡,廓照圓融浄。 當頭底是誰,不識方稱定。
向來燒飯起中都,已覺胡星墮玉除。 罪惡貫盈天不赦,區區猶欲禱醫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