賜履聖賢地,專征翰墨塲。 藜然本非照,昏幽自蒙光。 醍醐有真液,薝蔔無別香。 座當百尺樓,餘子但廡廊。 譽毀不可劫,造物能雌黄。 簡編熟古人,見公蓋未嘗。 彭黥非韓敵,或可噪其旁。 公有八紘罝,就獵庸何傷。
无
其他无
〔宋朝〕 李流謙
賜履聖賢地,專征翰墨塲。 藜然本非照,昏幽自蒙光。 醍醐有真液,薝蔔無別香。 座當百尺樓,餘子但廡廊。 譽毀不可劫,造物能雌黄。 簡編熟古人,見公蓋未嘗。 彭黥非韓敵,或可噪其旁。 公有八紘罝,就獵庸何傷。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一罇歲酒且留歡,三峽黔江去路難。 志士感恩無遠近,異時應戴惠文冠。
神羊既不觸,夕鳥欲依人。
玉帛資王會,郊丘叶聖情。 重廣開環堵,至道軼金籝。 盤薄依厚地,遙裔騰太清。 方悅升中禮,足以慰餘生。
種稻三十頃,種柳百餘[株]。 稻可供飦粥,柳可爨庖廚。 息耒柳陰下,讀書稻田隅。 以樂堯舜道,同是耕莘夫。
夢中歸見西陵雪,渺渺茫茫行路絕。 覺來還在剡東峰,鄉心繚繞愁夜鐘。 寺北禪岡猶記得,夢歸長見山重重。
韋子凝而密,任生直且狂。 可憐元福慶,也學坐癡牀。 (見《太平廣記》卷二五○韓琬《御史臺記》引)(《御史臺記》云:「唐元福慶,河南人,拜右臺監察。 與韋虛名、任正名頗事軒昂。 殿中監察朱評之詠曰〖詩略〗。 正名聞之,乃自改爲『俊且強』。 」按:談刻本《太平廣記》錄前段文字,適缺「朱」字。 《全唐詩》卷八七二收入此詩。 其祖本當即談刻本,未察「評之」爲人名,因列入無名氏諧謔詩。 人民文學出版社排印本《太平廣記》,爲汪紹楹先生校本,此處據明抄本補「朱」字,今即據以重錄。 評之時代,係參據任正名事跡而定。 )。
凜凜將軍令已行,八荒四海要澄清。 提來劍氣干牛斗,洗蕩氛埃見太平。
理劇慙心計,承顔念遠遊。 時情自輕外,天幸復臨州。 霜館殘梨曉,風淮水桂秋。 官勤詩意減,先愧謝公樓。
簪鬢新枝立晚晴,淡粧異馥稱雙清。 夢魂不記前來事,愁逐江潮日日平。
筍輿衝雨復衝泥,一徑深深只覺遲。 孤塔忽從雲外出,寺門漸近報儂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