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濁常鮮愜,事難獲易欣。 皎月當中秋,覘候每倦勤。 扁舟泊沙岸,是夕無纖雲。 冷侵碧琉璃,又如爛鎔銀。 十年五年無,千里萬里明。 對此欲不飲,恐觸蟾兔嗔。 尊空更重看,徐步長江濱。 大魚時撥剌,宿鷺聯拳驚。 可無橫吹者,或有琵琶人。 領覽此奇絕,但怕添愁新。 頗欲從冰娥,暫陪白玉輪。 載我到廣寒,一醉羅襪塵。 歸來閉閣卧,耿耿雞未晨。 顧瞻篷窗間,尚餘半金盆。
无
其他无
〔宋朝〕 李流謙
境濁常鮮愜,事難獲易欣。 皎月當中秋,覘候每倦勤。 扁舟泊沙岸,是夕無纖雲。 冷侵碧琉璃,又如爛鎔銀。 十年五年無,千里萬里明。 對此欲不飲,恐觸蟾兔嗔。 尊空更重看,徐步長江濱。 大魚時撥剌,宿鷺聯拳驚。 可無橫吹者,或有琵琶人。 領覽此奇絕,但怕添愁新。 頗欲從冰娥,暫陪白玉輪。 載我到廣寒,一醉羅襪塵。 歸來閉閣卧,耿耿雞未晨。 顧瞻篷窗間,尚餘半金盆。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乍依菱蔓聚,盡向蘆花滅。 更喜好風來,數片翻晴雪。
於穆清廟,聿脩嚴祀。 四縣載陳,三獻斯止。 籩豆撤薦,人祗介祉。 神惟格思,錫祚不已。
隋皇意欲泛龍舟,千里崑崙水別流。 還待春風錦帆暖,柳陰相送到迷樓。
千重江水萬重山,毒瘴□氛道路間。 (「□氛」,項云闕字當是「氳」字。 )迴首俛眉但下淚,不知何處是鄉關。 (〖1〗這兩首詩的詩題辨不出來。 《舊唐書》卷一百九十中《文苑傳》,說「張易之伏誅〖神龍元年,七○五〗,坐徙嶺外」。 《新唐書》卷二百二《文藝傳》,又說他「景龍〖七○七--七○九〗初,自崖州遇赦還」。 這兩首詩應該是他「遇赦還」時候作的。 王仲聞先生云:「唐芮挺章《國秀集》卷上載宋之問七古一首,題云:《端州驛見杜審言王無竭沈佺青閻朝隱有題慨然成詠》。 朝隱這兩首詩,殆即爲端州題壁,都是他們南徙時所作,也就都是宋之問所見的那些詩。 」〖項考此二詩爲南徙時過大庾嶺作。 與端州題壁詩無關。 〗)。
孤雲蹤跡都無定,出個青山入個山。 (均見周校本《詩話總龜》卷四六引《雅言雜載》)。
是箇人,欠精神。 家風青天沒四壁,事業白雲閒一身。 古澗之津,枯木之春。 水曲折而歸大海,華次第而趁芳辰。
久病鮮塵事,溪山遂相安。 欲知生息意,自樹庭中蘭。 靜睹花葉榮,春風吹亦難。 新禽弄佳吹,小水生微瀾。 同在天地中,安能測其端。 夜澄眾境寂,月小松聲寒。 言念御風人,感茲清露漙。 悲來心自微,凄然竟長嘆。
三年相伴錦江頭,一日翩然不可留。 官冷蓬門無客戀,時清劍閣有僧遊。 關山黙數來時路,風月懸知别後愁。 禪版經龕有餘暇,頻登高處望西州。
少時好睡常不足,上事親尊日拘束。 夜吟朝誦無暫休,目胔生瘡臂消肉。 今踰四十無所聞,又況喪妻仍獨宿。 虛堂浄掃焚清香,安寢都忘世間欲。 花時啼鳥不妨喧,清暑北窗聊避燠。 葉落夜雨聲滿階,雪下曉寒低壓屋。 四時自得興味佳,豈必鏘金與鳴玉。 萬事易厭此不厭,真可養恬無夭促。 且夢莊周化蝴蝶,焉顧仲尼譏朽木。 人事幾不如夢中,休用區區走榮祿。
一夢江湖已十春,芒鞋不踐馬頭塵。 只知今日了今日,豈料一身愁一身。 南阮固應慚北阮,越人哪得累秦人。 西風不但吹游子,吹老天涯白髮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