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家栽花爲春忙,我家種柏求蒼蒼。 柏生如蓋蔭百畝,癡紅騃紫無殘香。 常言直道我家物,篋櫝于今藏手澤。 拈來洒涕不忍看,分付伯兄金玉質。 去天一尺古蓬州,綫路雲端客自愁。 年來在處熬膏火,翻愛此地真瀛洲。 同居患貧別則惡,苦心害性空悽惻。 不及林中反哺烏,日暮歸來却同集。
无
其他无
〔宋朝〕 李流謙
人家栽花爲春忙,我家種柏求蒼蒼。 柏生如蓋蔭百畝,癡紅騃紫無殘香。 常言直道我家物,篋櫝于今藏手澤。 拈來洒涕不忍看,分付伯兄金玉質。 去天一尺古蓬州,綫路雲端客自愁。 年來在處熬膏火,翻愛此地真瀛洲。 同居患貧別則惡,苦心害性空悽惻。 不及林中反哺烏,日暮歸來却同集。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上元高會集羣仙,心齋何事欲祈年。 丹誠儻徹玉帝座,且共吾人慶大田。
水色含羣動,朝光切太虛。 年侵頻悵望,興遠一蕭疎。 猨挂時相學,鷗行炯自如。 瞿唐春欲至,定卜瀼西居。
豈知平地似天台,朱戶深沈別徑開。 曳響露蟬穿樹去,斜行沙鳥向池來。 窗中早月當琴榻,墻上秋山入酒杯。 何事此中如世外,應緣羊祜是仙才。
白雲紅樹路紆縈,古殿長廊次第行。 南望水連桃葉渡,北來山枕石頭城。 一塵不到心源淨,萬有俱空眼界清。 竹院逢僧舊曾識,旋披禪衲爲相迎。
年少家藏累代金,紅樓盡日醉沈沈。 馬非躞蹀寧酬價,人不嬋娟肯動心。
昨度[匡](厈)山下,春鶯曉弄稀。 今來[湓](盆)水曲,秋鴈晚行飛。 國有文皇召,人慙謫傳歸。 迴行過梵塔,歷覽遍吳畿。 杏樹栽時久,蓮花刻處微。 南溪雨颯颯,東峴日輝輝。 瀑溜天童捧,香爐法衆圍。 煙雲隨道路,鶯鶴遠驂騑。 遠上靈儀肅,生公談柄揮。 一兹觀佛影,暫欲罷朝衣。 (此詩見《永樂大典》卷六六九九「十八陽」「江」字〖七函、六十四冊〗。 )(按《永樂大典》卷六六九九「九江府」十一「寺院」引《江州志》。 「太平興龍寺在虎溪,本晉東林寺。 太元九年桓伊置,法師慧遠道場也。 」又引《元一統志》:「東林禪寺,《舊志》載在州境,晉武帝太和十年建,唐號太平興龍寺,最爲廬山之古剎,寺有慧遠袈裟。 」《江州志》又謂寺有劉孝綽、孟浩然、李白、崔融、錢起、裴休、皇甫冉、杜荀鶴及樂天之詩。 此詩即自所引錄出。 〖1〗《吉石庵叢書》影印日本藏古鈔陳舜俞《廬山記》卷四收此詩,題作《遊東林寺》。 首句作「昨度匡山下」,第三句作「今來湓水曲」,均可訂《大典》之誤,兹據改。 第十五句作「煙霞隨道路」。 又詩後附跋云:「元和十三年二月二十九日,曾孫朝散大夫使持節江州諸軍事江州刺史上柱國清河縣開國男賜紫金魚袋能再刊勒。 」)。
空。
彼紛者務,體其豫矣。 有旨者酒,歡其且矣。 友僚萃止,跗蕚載韡。
鄧州誰亦解丹青,畫我羸驂晚出城。 殘年政爾供愁了,末路那堪送客行。 寒日滿川分衆色,暮林無葉寄秋聲。 垂鞭歸去重回首,意落西南計未成。
玉盤金盞世稱珍,天酒瓊漿曉自盈。 天爲我貧都乞我,我雖不飲亦關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