織水輕烟擘不開,晚峯濃翠積成堆。 吹殘黄葉風猶舞,飛盡青天鳥却回。 萬古關河空拊髀,半天風雨獨持杯。 欲將直道干侯印,政恐舟從陸地推。
无
其他无
〔宋朝〕 李流謙
織水輕烟擘不開,晚峯濃翠積成堆。 吹殘黄葉風猶舞,飛盡青天鳥却回。 萬古關河空拊髀,半天風雨獨持杯。 欲將直道干侯印,政恐舟從陸地推。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春山無伴獨相求,伐木丁丁山更幽。 澗道餘寒歷冰雪,石門斜日到林丘。 不貪夜識金銀氣,遠害朝看糜鹿遊。 乘興杳然迷出處,對君疑是泛虛舟。
五侯三任未相稱,頭白如絲作縣丞。 錯判符曹羣吏笑,亂書巖石一山憎。 自知酒病衰腸怯,遙怕春殘百鳥凌。 年少力生猶不敵,況加顦顇悶騰騰。
漢之廣兮,風波四起。 雖有風波,不如蹄涔之水。 蹄涔之水,不爲下國而傾天子。 漢之深兮,其隄莫量。 雖云莫量,不如行潦之汪。 行潦之汪,不爲下國而溺天王。 漢之美者曰魴,吾雖饑不食其魴,恐污吾之饑腸。
鑿井遘古墳,古墳襯淪沒。 誰家青銅鏡,送此長波月。 長河何冥冥,千歲光不徹。 玉匣歷窮泉,金龍潛幽窟。 鞶組已銷散,錦衣亦虧闕。 莓苔翳清池,蝦蟆蝕明月。 埋落今如此,照心未當歇。 願垂拂拭恩,爲君鑑雲髮。 (見斯二七一七《珠英學士集》殘卷,據吳企明先生錄本〖未刊〗。 《全唐詩》卷九五僅存末六句,今補全重錄。 殘卷原缺題,今從《全唐詩》補。 )。
於昭武王,承天剪商。 誰其下武?聖母神皇。 穆斯九族,綏彼四方。 遵以禮儀,調以陰陽,三農五穀,萬[庾](庚)千箱。 載興文教,載構明堂。 八窻四闥,上圓下方。 多士濟濟,流水洋洋。 明堂文興,百工時揆。 庶人子來,●鼓不勝。 肅肅在上,無幽不察,無遠不相。 千齡所鐘,萬國攸向。 俗被仁禮,家懷孝讓。 帝德廣運,聖壽遐延。 明明在下,於昭於天。 本枝百代,福祚萬年。 惟彼洛邑,聖母營之;惟彼河水,神皇清之;穆穆帝子,聖母生之;浩浩海瀆,神皇平之。 福兮祐兮,在聖母兮;盛兮昌兮,在神皇兮。 聖母皇皇,撫臨四方。 東西南北,無思不服。 禿髮狂瞽,侵我西土。 皇赫斯怒,爰整其旅。 荒徼之外,各安其所。 穆穆聖君,受天之祐。 聖皇爲誰?神皇聖母。 於萬斯(伯二六九五卷作「斯萬」)年,受天之祐。 永淳之季,皇昇玉京。 如喪其考,人不聊生。 裴、徐作釁,淮海波驚。 皇皇聖母,定[縱](從)服橫。 綏以大德,威以[佳](往)兵。 神謀獨運,天鑒孔明。 危邦載靜,亂俗還平。 河圖洛書,龜背龍脅。 聖母臨人,永昌帝業。 既營大室,爰構明堂,如天之堰,如地之方。 句含五色,吐納三光,傍洞八牖,中制九房。 百神薦趾,膺乾之統,得坤之經。 子來之作,不日而成。 不得有得,[□□]非名。 如天之壽,於萬斯齡。 黄山海水,蒲海沙場。 地隣蕃服,家接渾鄉。 昔年寇盜,禾麥調傷。 四人[擾擾](優優),百姓遑遑。 聖人哀念,賜以惟良。 既撫既育,或引或將。 昔靡單袴,今日重裳。 春蘭秋菊,無絕斯芳。 (見羅振玉《鳴沙石室佚書》影印敦煌寫卷《沙州[都督府]圖經》,即伯二○○五卷。 校以伯二六九五卷,此卷末署「《沙州都督府圖經》卷第三」。 )(按:原詩題作《歌謠》,在《圖經》中自成一目。 末云:「右唐載初元年四月,風俗使于百姓問採得前件歌謠,具狀上讫。 」今據以擬題。 )。
北上途未半,南行歲已闌。 孤舟下建德,江水入新安。 海近山常雨,谿深地早寒。 行行泊不可,須及子陵灘。
成家得將軍,如越大夫蠡。 功成拂衣去,智囊未叩底。
朱顔不老畫中人,綠酒追歡夢裏身。 堪笑三山衰病叟,閉門寂寂過新春。
京塵相值各匆忙,誰信閑人日月長。 爭葉蠶饑鬧風雨,趁虛茶懶鬭旗槍。 林中晚筍供厨美,庭下新桐覆井凉。 堪笑山家太早計,已陳竹几與藤床。
我生本癡絕,萬事不繫懷。 一朝蛻形去,豈問棄與薶。 遊宦三十年,所向無一諧。 偶然有天幸,自退非人排。 黄紙如鴉字,君恩賜殘骸。 剡溪回雪舫,雲門散青鞋。 兩犢掀春泥,一鉢隨午齋。 更當擁布被,高枕聽鳴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