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唐宋诗

江上送別

〔唐朝〕 朱放

浦邊新見柳搖時,北客相逢只自悲。 惆悵空知思後會,艱難不敢料前期。 行看漢月愁征戰,共折江花怨別離。 向夕孤城分首處,寂寥橫笛爲君吹。

译文

其他

猜你喜欢

  • 示姪佐

    多病秋風落,君來慰眼前。 自聞茅屋趣,只想竹林眠。 滿谷山雲起,侵籬澗水懸。 嗣宗諸子姪,早覺仲容賢。

    杜甫 唐宋诗
  • 黃頭郎

    黃頭郎,撈攏去不歸。 南浦芙蓉影,愁紅獨自垂。 水弄湘娥珮,竹啼山露月。 玉瑟調青門,石雲溼黃葛。 沙上蘼蕪花,秋風已先發。 好持掃羅薦,香出鴛鴦熱。

    李賀 唐宋诗
  • 偶呈鄭先輩

    不語亭亭儼薄粧,畫裙雙鳳鬱金香。 西京才子旁看取,何似喬家郍窈娘。

    杜牧 唐宋诗
  • 作尉鄠郊送進士潘爲下第南歸

    歸去宜春春水深,麥秋梅雨過湘陰。 鄉園幾度經狂寇,桑柘誰家有舊林。 結綬位卑甘晚達,登龍心在且高吟。 灞陵橋上楊花裏,酒滿芳樽淚滿襟。

    鄭谷 唐宋诗
  • 空(原案:《太平廣記》:廣州有何二娘,以織鞋爲業。 後飛去上羅浮山爲仙。 唐開元中勅令黃門使往廣州求何氏,得之。 後又踊身而去,不知所之。 《孔氏六帖》:增城何氏女,有神仙之術云云。 《輿地紀勝》:女仙中增城何氏女下有何仙云。 《會仙觀記》:昔有何仙居此,食雲母。 唐景龍中白日昇仙。 竊疑何二娘、何氏女、何仙乃一人,即世俗八仙中之何仙姑也。 今按:《古今圖書集成·神仙部》及《中國人名大辭典》又雜引《安慶府志》、《歙縣志》、《祁陽縣志》、《浙江通志》及《福建通志》,各有異說。 )。

    何仙姑 唐宋诗
  • 楊億引諺

    不到長安辜負眼,不到兩浙辜負口。 (見《類說》卷五三引《楊文公談苑》)(按:長安於唐末毀於兵災,此諺應爲其前之作。 )。

    佚名 唐宋诗
  • 秋熱次高仲貽韻 其一

    乘時火初流,執熱病未脫。 踏冰思少蘇,坐甑哀苟活。 雲意斷渰渰,雨聲閟{洱舌}{洱舌}。 安用天官爲,不悟秋序奪。 巫尪暴何辜,夸父僵且渴。 熂山將焚燒,翻海欲灑潑。 蛟龍遁寂寞,蠅蚋恣喧聒。 瘴鳶時墮水,涸魚暫濡沫。 斯焉禾不登,往矣穗奚掇。 衆心禱不昧,羣望走莫遏。 殷勤聞雷行,閃閃驚電抹。 嘉澍疑盆翻,脫葉逾帚捋。 汲井憶羸瓶,承霤爭羅鉢。 新凉來不斷,濁水去如割。 未論沴氣銷,陡覺煩襟豁。 遂回望電眼,免蹙憂稼頞。 一飽茲可營,百慮何勞㔇。 明公軫慈仁,此道歸包括。 世事有反覆,愁腸屢迴斡。 栖栖同里甿,閔閔憂旱魃。 賦詩輸悃悰,盈軸辦嗟咄。 句圓珠走盤,意定弦在筈。 千仞徒仰高,一葦敢杭闊。 韜疵知含洪,策蹇終臲卼。

    林季仲 唐宋诗
  • 讀趙飛燕外傳雜詩七首 其二

    九回沉水新爲髻,故繡裙襦穏稱身。 禍水歘來漂燎火,知幾唯有淖夫人。

    張嵲 唐宋诗
  • 謁孔先生

    月出高樹枝,影動酒樽處。 樹深月色薄,稍以燈火助。 主人喜我過,斟酌亦云屢。 於時幸無累,所談非近務。 凉風自遠至,清景淡吾慮。 方期西山秋,歷覽陪杖屨。

    狄遵度 唐宋诗
  • 送許守 其一

    慣分符竹理疲民,來往賢星又兩春。 語到江山端有助,化行風俗自還淳。 我知既去思何武,人歎無從借寇恂。 別酒徑須拚一醉,他時良會恐無因。

    吳芾 唐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