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唐宋诗

望君山

〔宋朝〕 甄龍友

大洞黄庭太乙家,君山一葉泛蓮花。 南征客認湘靈瑟,北上人疑漢使槎。 尚想飛仙遊白鶴,偶於懷袖落青蛇。 玉皇香案真如此,我欲晨奔到廣霞。

译文

其他

猜你喜欢

  • 晦日宴高氏林亭

    欲知行有樂,芳尊對物華。 地接安仁縣,園是季倫家。 柳處雲疑葉,梅間雪似花。 日落歸途遠,留興伴煙霞。

    韓仲宣 唐宋诗
  • 司天臺

    拂雲朱檻捧昭回,靜對銅渾水鏡開。 太史只知頻奏瑞,蒼生無計可防災。 景公進德星曾退,漢帝推誠日爲迴。 何事曠官全不語,好天良月鎖高臺。

    李山甫 唐宋诗
  • 宮詞二首 一

    門鏁簾垂月影斜,翠華咫尺隔天涯。 香鋪羅幌不成夢,背壁銀缸落盡花。

    李中 唐宋诗
  • 怨回紇 一

    白首南朝女,愁聽異域歌。 收兵頡利國,飲馬胡盧河。 毳布腥膻久,穹廬歲月多。 雕窠城上宿,吹笛淚滂沱。

    皇甫松 唐宋诗
  • 重修望京樓因登樓賦詩(題擬)

    夷門一鎮五經秋,未得朝天未免愁。 因上此樓望京國,便名樓作望京樓。 (見宋樂史《太平寰宇記》卷一)(按:《全唐詩》卷五六三收此爲令狐綯詩,題作《登望京樓賦》。 岑仲勉先生《讀全唐詩札記》云:「按《寰宇記》一開封府浚儀縣,『望京樓,城西門樓,本無名,唐文宗太和二年,節度使令狐綯重修,因登樓賦詩曰』云云,詩中不免作未免。 據《舊書》一七上,長慶四年九月,『庚戌,以河南尹令狐楚檢校禮部尚書、汴州刺史宣武軍節度宋汴亳觀察等使』,由此計至大和二年,恰是五年。 綯雖嘗一鎮宣武,但《舊書》一七二《綯傳》云:『咸通二年,改汴州刺史宣武軍節度使,三年冬,遷揚州大都督府長史淮南節度副大使知節度事』,則先後祇兩年,非五經秋也。 且在大和二年後三十餘祀,紀年亦不合,是知《寰宇記》云令狐綯,實令狐楚之訛,此詩應移收前五函九冊,綯更無他詩,名應刪却。 」今從其說錄歸楚名下。 《舊唐書》卷十七上載大和二年十月李逢吉移宣武,「代令狐楚,以楚爲戶部尚書」。 楚在宣武任時間正與詩合。 )。

    令狐楚 唐宋诗
  • 贈李庠郊居

    揚子東灣下板橋,密籬迂巷半通橈。 霜鳴郭外深秋月,消到門前半夜潮。 看着竹林成竹筍,別來箕樹長新條。 相逢未語平生意,莫忘傾樽慰寂寥。 (影宋蜀刻本《張承吉文集》卷八)。

    張祜 唐宋诗
  • 步虛詞 十七

    水噀魔宮懾,燈開夜府明。 九天風靜默,四極氣澄清。 嘯詠朱陵府,翶翔白玉京。 至誠何以祝,國祚永安榮。 (同前。 )。

    杜光庭 唐宋诗
  • 山居詩 其六八

    幽棲带郭半山峰,密意虛懷莫可同。 事到定中消息靜,景於吟處煉磨空。 玲瓏色淡松根月,敲磕聲清竹罅風。 獨坐獨行誰會我,羣星朝北水朝東。

    釋延壽 唐宋诗
  • 高枝已約風爲友,密葉能留雪作花。 昨夜常娥更瀟灑,又携疏影過窗紗。

    陳與義 唐宋诗
  • 郭將軍廟

    天欲亡佗開漢境,將軍英武契風雲。 遠驅函谷三千騎,南下番禺十萬兵。 自此河山消壘拒,至今民俗荷庸勳。 後來扼腕征蠻者,祿重功輕不似君。

    陳份 唐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