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唐宋诗

賦桐廬陳守瑞粟圖

〔宋朝〕 姜特立

仲尼不瑞麟,周公旅命禾。 兩聖本一道,胡爲有殊差。 麟固首四靈,可賀亦可嗟。 或云一角獸,莫能辨真訛。 鶡雀奏天子,朱鴈興樂歌。 文士頌連理,野夫獻嘉瓜。 羽毛草木異,皆物之精華。 於事竟無補,徒然務矜誇。 食乃民之天,有一皆可嘉。 君不見豐年樂歲人鼓腹,凶年死人如亂麻。 以此較得失,周孔道不頗。 桐廬陳使君,理道蠲煩苛。 蠱敝既振飭,刑罰從寬科。 民生樂其業,自足致時和。 有農獻嘉粟,累累來山阿。 數穗至八九,紛然一何多。 圖狀競傳玩,誌牒爭編摩。 使君政將成,爲祥理則那。 促歸不待滿,合上金鑾坡。 嘉禾闕補亡,精筆非君何。

译文

其他

猜你喜欢

  • 謁漢高廟

    纂堯靈命啓,滅楚餘閏終。 飛名膺帝籙,沈迹韞神功。 瑞氣朝浮碭,祥符夜告豐。 抑揚駕人傑,叱咤掩時雄。 締構三靈改,經綸五緯同。 干戈革宇內,聲教盡寰中。 運謝年逾遠,魂歸道未窮。 樹碑留故邑,抗殿表祠宮。 沐蘭祈泗上,謁帝動深衷。 英威肅如在,文物杳成空。 竹皮聚寒徑,枌社落霜叢。 蕭索陰雲晚,長川起大風。

    李百藥 唐宋诗
  • 德宗皇帝挽歌詞四首 四

    夢減三齡壽,哀延七月期。 寢園愁望遠,宮仗哭行遲。 雲日添寒慘,笳簫向晚悲。 因山有遺詔,如葬漢文時。

    白居易 唐宋诗
  • 秋夜宿靈隱寺師上人

    月色荒城外,江聲野寺中。 貧知交道薄,老信釋門空。 露葉凋堦蘚,風枝戞井桐。 不妨無酒夜,閑話值生公。

    張祜 唐宋诗
  • 將至岳陽有懷趙二

    湘岸多深林,青冥晝結陰。 獨無謝客賞,況復賈生心。 草色雖云發,天光或未臨。 江潭非所遇,爲爾白頭吟。

    張九齡 唐宋诗
  • 諷劉炎索賄詩

    未到桃源時,長憶出家景。 及到桃源了,還似鑑中影。

    太守 唐宋诗
  • 遊天竺寺

    水田十里學袈裟,秋殿千金儼釋迦。 遠客偏求月桂子,老人不記石蓮花。 武林山價縣隋日,天竺經文隸漢家。 苔壁媧皇鍊來處,泐中脩竹掃雲霞。 (見《兩浙金石志》卷二。 )(〖1〗石刻詩前原題「大唐杭州刺史盧元輔」九字。 〖2〗阮元《兩浙金石志》:「右刻在下天竺神尼塔下磨崖,文九行,右行,正書,徑二寸。 此詩《全唐詩》未載。 按盧元輔於德宗時自河南縣令除杭州刺史,嘗於武林山作見山亭,見《咸淳臨安志》。 又《胥山碑銘》,元和十年盧元輔文,王遹書,見《輿地碑目》。 此疑元和時刻。 又《陜西通志》云:『盧元輔滑州人,曾爲華州刺史。』 《郎官石柱題名》有金部郎中盧元輔。 白樂天有《盧元輔除杭州刺史制》,中云:『嘗守商都,再領京縣。』 皆其歷官也。 石本『泐中脩竹掃雲霞』,『泐』字係原刻,『脩竹』二字係改鑿。 『大唐』二字亦添補。 《西湖志》作『洞中』,蓋據文理,未見石刻也。」 〖3〗《杭州府志》引《武林石刻記》:「唐盧元輔《遊天竺詩》,縱一尺八寸,橫二尺,正書,字徑二寸。」)。

    盧元輔 唐宋诗
  • 酬劉侍御過草堂

    疇昔隳世網,就閒棲遠林。 豈謂軒車客,來過澗壑深。 既懷康濟業,仍許隱淪心。 靈液充甘飲,松風代鳴琴。 晤言不可極,真興何愔愔。 貽我方來偈,自然生玉音。 予慙乏瓊玖,無以報兼金。 他日思良會,含情時永吟。 (見道士孟宗寶集虛編《洞霄詩集》。 )。

    吳筠 唐宋诗
  • 玄珠歌 三

    塵心不識體中天,空敬靈儀擬覓仙。 自有玄珠不知處,何年歸命入丹田。

    張果 唐宋诗
  • 崔球夢妻作詩(題擬)

    數日相望極,須知意思迷。 夢魂不怕險,飛過大江西。 (見《增修詩話總龜前集》卷三五引李頎《古今詩話》)(〖1〗《古今詩話》云:「池陽崔球爲太學生,苦學不歸。 一日,晝夢到其家,見其妻正寫字呼之,不應,與之言,不答,眡其所書,乃詩也,曰〖略〗。 既覺,歷歷記之。 數日書至,其妻寄此詩,一字不差。 驗其寫詩日,乃球得夢之日也。 」)。

    不詳 唐宋诗
  • 詠聲

    萬物自生聽,太空恆寂寥。 還從靜中起,却向靜中消。

    韋應物 唐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