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孤竹夷齊死,清節何人萃一門。 惟有此君無俗韵,至今風味屬諸孫。
无
其他无
〔宋朝〕 姜特立
自從孤竹夷齊死,清節何人萃一門。 惟有此君無俗韵,至今風味屬諸孫。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連素穗,翻秋氣,細節疎莖任長吹。 共作月中聲,孤舟發鄉思。
聞有華陽客,儒裳謁紫微。 舊山連藥賣,孤鶴帶雲歸。 柳市名猶在,桃源夢已稀。 還鄉見鷗鳥,應愧背船飛。
晰晰燎火光,氳氳臘酒香。 嗤嗤童稚戲,迢迢歲夜長。 堂上書帳前,長幼合成行。 以我年最長,次第來稱觴。 七十期漸近,萬綠心已忘。 不唯少歡樂,兼亦無悲傷。 素屏應居士,青衣侍孟光。 夫妻老相對,各坐一繩牀。
千里雲山戀舊遊,寒窗涼雨夜悠悠。 浮亭花竹頻勞夢,別路風煙半是愁。 芳草傍人空對酒,流年多病倦登樓。 一杯重向樽前醉,莫遣相思累白頭。
權門陰奏奪移才,馹騎如星墮峽來。 鼂氏有恩忠作禍,賈生無罪直爲災。 貞魂誤向崇山歿,冤氣疑從汩水回。 畢竟功成何處是,五湖雲月一帆開。
碧草連金虎,青苔蔽石麟。 皓齒芳塵起,纖腰玉樹春。 倚瑟紅鉛濕,分香翠黛嚬。 誰言奉陵寢,相顧復沾巾。
事遂鼎湖遺劒履,時來渭水擲魚竿。 欲知賢聖存亡道,自向心機反覆看。
不見念佛聲,滿街聞哭[響](嚮)。 生時同氈被,死則嫌屍妨。 臭穢不中停,火急須埋葬。 早死無差科,不愁怕里長。 行人展脚臥,永絕呼征防。 生促死路長,久住何益當。
名利教疏便可疏,俗情時態莫踟躕。 人寰律歷千迴換,僊洞光陰數息餘。 應(《仙迹記作「頃」》)信令威曾化鶴,亦(《仙迹記》作「今」)知莊叟美(《仙迹記》作「羨」)游魚。 不緣過去行方便,那得今來(《仙迹記》、《碧虛銘》作「朝」)會碧虛。 (見《燈下閑談》卷下《代名納稅》。 又見桂林市文管局編《桂林石刻》錄桂林七星洞磨崖宋尹穡紹興五年撰《仙迹記》、《粵西金石略》卷九錄范成大《碧虛銘》錄「不緣」二句。 《全唐詩》卷八六二僅收「不緣」二句,似即出《碧虛銘》。 )(按:《燈下閑談》一書,舊題宋江洵著,實誤。 據拙考應爲五代間人著,作者姓名已佚,約生於唐末,而書成則在後唐天成以後。 )。
竹君家多材,楚楚皆席珍。 成行著錦袍,玉色映市人。 惠然集吾宇,老眼檐光新。 麯生亦稅駕,共慰藜藿貧。 不待月與影,三人宛相親。 可憐管城子,頭禿事苦辛。 按譜雖同宗,聞道隔幾塵。 詩成聊使寫,一笑驚比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