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唐宋诗

歸鄉二首 其一

〔宋朝〕 姜特立

憶昔東坡老,曾吟陌上花。 我今歸故里,卉木正光華。

译文

其他

猜你喜欢

  • 湘夫人

    楓葉下秋渚,二妃愁渡湘。 疑山空杳藹,何處望君王。 日落水雲裏,悠悠心自傷。

    鄒紹先 唐宋诗
  • 懷鍾陵舊遊四首 一

    一謁征南最少年,虞卿雙璧截肪鮮。 歌謠千里春長暖,絲管高臺月正圓。 玉帳軍籌羅俊彥,絳帷環珮立神仙。 陸公餘德機雲在,如我酬恩合執鞭。

    杜牧 唐宋诗
  • 酬吳巒秀才惜別二絕句 一

    榮祿危時未及親,莫嗟歧路蹔勞身。 今朝遠別無他語,一片心須不愧人。

    崔致遠 唐宋诗
  • 初度嶺過韶州靈鷲廣果二寺其寺院相接故同詩一首

    五嶺分鳶徼,三天峙鷲峰。 法堂因嶂起,香閣與巖重。 寒水千尋壑,禪林萬丈松。 日將輕影殿,風閑響傳鐘。 佛帳珠幡繞,經函寶印封。 野鳴初化鶴,岸上欲降龍。 北牖泉埃散,南階石癬濃。 淨花山木槿,真蒂水芙蓉。 古塔留奇制,殘碑紀勝蹤。 一音三界路,十善百靈恭。 流竄同飄蘀,登臨蹔杖笻。 攝衣趨福地,跪膝對真容。 忽似毗耶偈,還如舍衛逢。 宿心常懇懇,爾日更顒顒。 苦業暥前際,危光迫下舂。 已知空假色,猶念吉除凶。 覆護如無爽,歸飛庶可從。 。

    劉希夷 唐宋诗
  • 雜句 一

    行路易,行路易,內外中間依本智。 本智無情法不生,無生即是入正理。 非色非心放一光,空裏優曇顯心地。 名爲智,智爲尊,心智通同達本源,萬物同歸不二門。 有非有兮理常存,無非無兮無有根,未來諸佛亦如是,現在還同古世尊。 三世俱皆無別道,佛佛相授至今傳。 。

    龐藴 唐宋诗
  • 題越臺

    我愛真人居,高臺倚寥泬。 洞天開兩扉,邈爾與世絕。 縹緲乘鸞女,華顔映綠髮。 舉手拂烟虹,吹笙弄松月。 森羅窺萬象,境異趣亦別。 何必服金丹,飛身向蓬闕。

    張洎 唐宋诗
  • 喜晴

    今晨日色佳,一洗數夕陰。 開門玩秋色,愛此佳山林。 人事端可絕,俗慮莫相侵。 綠綺奏流水,門外無知音。

    張九成 唐宋诗
  • 北山之英

    强敵驕兮晉多壘,忽登山兮望廷尉。 風霾兮殺氣昏,突槍櫑兮亂鈎陳。 予君麾兮從君鉞,戰陵西兮捍溪柵。 虹食壘兮火焚旂,公之死兮去如歸。 公有子兮憤爭先,勇沒地兮羞戴天。 父死忠兮子死孝,令名揚兮日月照。 物有始兮豈無終,得所歸兮孰如公。 喜幸生兮畏義死,語昵昵兮顧妻子。 草木盡兮糞土委,聞高風兮汗流趾。

    崔敦禮 唐宋诗
  • 觀小兒甕戲

    五歲小兒初學步,絕藝亦知天所賦。 想見九牛可倒曳,已堪赤手擒猛虎。 向來甕戲真偉觀,儻非目擊嗤浪語。 器小猶須百斤重,挾以壯夫端恐仆。 笑談拈取兩足上,電轉風旋疾如許。 便令百試百不失,父兄從傍亦矜詡。 市人駭嘆俱失聲,我自平生未曾覩。 武陽盛氣蓋全燕,寄區狡謀踣二虜。 論年固已一倍長,此兒誰肯噲等伍。 虎變鷹揚看異時,經營一飽渾細事。 世人稟賦有特異,常理未可求其故。 相秦童子才毀齒,說項郎君方斷乳。 拜歸懷中笑橘墮,羣戲道傍知李苦。 登門已解敘通家,對客頗能嗔字父。 劾鼠獄詞老吏服,汗簡清規乃翁沮。 卓識有此更驚人,彼以力稱吾未與。 行行三十成何事,但耗太倉如雀鼠。 憮然自笑仍自憐,强說功名在遲暮。 人言速成當不久,如我定應千萬壽。

    李流謙 唐宋诗
  • 晚興

    並簷幽鳥語璁瓏,一榻蕭然四面風。 客散茶甘留舌本,睡餘書味在胸中。 浮雲變態吾何與,腐骨成塵論自公。 剩欲與君談此事,少須明月出溪東。

    陸游 唐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