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唐宋诗

奉酬淮南中書相公見寄

〔唐朝〕 武元衡

揚州隋故都,竹使漢名儒。 翊聖恩華異,持衡節制殊。 朝廷連受脤,台座接訐謨。 金玉裁王度,丹書奉帝俞。 九重辭象魏,千[里]握兵符。 鐵馬秋臨塞,虹旌夜渡瀘。 江長梅笛怨,天遠桂輪孤。 浩歎煙霜曉,芳期蘭蕙蕪。 雅言書一札,賓海雁東隅。 歲月奔波盡,音徽霧雨濡。 蜀江分井絡,錦浪入淮湖。 獨抱相思恨,關山不可踰。

译文

其他

猜你喜欢

  • 寄朱闞二山人

    爲箇朝章束此身,眼看東路去無因。 歷陽舊客今應少,轉憶鄰家二老人。

    張籍 唐宋诗
  • 太湖詩 以毛公泉一缾獻上諫議因寄

    劉根昔成道,茲塢四百年。 毿毿被其體,號爲綠毛仙。 因思清[泠]汲,鑿彼岝𡿃巔。 五色既鍊矣,一勺方鏗然。 既用文武火,俄窮雌雄篇。 赤鹽撲紅霧,白華飛素煙。 服之生羽翼,倏爾沖玄天。 真隱尚有迹,厥祀將近千。 我來討靈勝,到此期終焉。 滴苦破竇淨,蘚深餘甃圓。 澄如玉髓潔,汎如金精鮮。 顏色半帶乳,氣味全和鉛。 飲之融痞蹇,濯之伸拘攣。 有時玩者觸,倏忽風雷顛。 素綆絲不短,越罌腹甚便。 汲時月液動,擔處玉漿旋。 敢獻大司諫,置之鈴閣前。 清如介潔性,滌比埽蕩權。 炙背野人興,亦思侯伯憐。 也知飲冰苦,願受一缾泉。

    皮日休 唐宋诗
  • 送人往蘇州覲其兄

    闔閭城外越江頭,兩地煙濤一葉舟。 到日荆枝應便茂,別時珠淚不須流。 迎歡酒醒山當枕,詠古詩成月在樓。 明日尊前若相問,爲言今訪赤松遊。

    黃滔 唐宋诗
  • 新開龍泉晉水二池

    方塘含白水。 (見《白氏長慶集》卷三四《又和令公新開龍泉晉水二池詩》注引)。

    裴度 唐宋诗
  • 隣相反行

    [東](束)家有兒年十五,只向田園獨辛苦。 夜開溝水遶稻田,曉叱耕牛墾塉土。 西家有兒纔弱齡,儀容清峭雲鶴形。 涉書獵史無早暮,坐期朱紫如拾青。 東家西家兩相誚,西兒笑東到餢笑。 西云養志與榮名,彼此相非不相調。 東家自云雖辛苦,躬耕早暮及所(一作「莫及」)親。 男舂女爨二十載,堂上未爲衰老人。 朝機暮織還充體,餘者到兄還及[弟](第)。 春秋伏臘長在家,不許妻奴暫違禮。 爾今二十方讀書,十年取第三十餘。 往來途路長離別,幾人夏日得昇公車。 縱令得官(一作「貴」)身須老,銜恤終天向誰道。 百年骨肉歸下泉,萬里槍榆長秋草。 我今躬耕奉所天,耘鋤刈獲當少年。 面上笑添今日喜,肩頭薪續廚中煙。 縱使此身頭雪白,又有兒孫還稼穡。 家藏一卷古《孝經》,世世相傳皆得力。 爲報西家知不知(一作「不」),何須謾笑東家兒。 生前不得供甘滑,歿後揚名徒爾爲。 (見《文苑英華》卷三五○。 )(按:明刻本《文苑英華》收此詩,不署名,前爲薛逢《醉春風》,《全唐詩》卷五四八遂誤收爲薛逢詩。 今據中華書局影印本新編用妻小改正。 )。

    王國華 唐宋诗
  • 南溪故老傳語(題擬)

    東石從西,乞子將歸。 (《太平寰宇記》卷七九)。

    佚名 唐宋诗
  • 山居詩 其五五

    退跡何人繼昔賢,凡途終是事謀先。 只知競逐浮雲富,誰解驚嗟逝水年。 寒影半疏霜後樹,秋聲千點雨中禪。 千般不更經營得,一榻無餘任自然。

    釋延壽 唐宋诗
  • 吳王挽詞 其二

    土德承餘烈,江南廣舊恩。 一朝人事變,千古信書存。 哀挽周原道,銘旌鄭國門。 此生雖未死,寂寞已銷魂。

    徐鉉 唐宋诗
  • 飽看七寶山頭月,慣聽三茅觀裏鐘。

    吳瓌 唐宋诗
  • 題真覺僧房蘆

    何人夜折苕溪雪,吹落山堂寄清絕。 夢回軒檻非人間,一岸扶疎碎殘月。 秋風索索秋意晚,葉外參差明疊巘。 頗似江南短棹歸,平沙鴈落汀洲遠。 蒼濤遶窗碧玉寒,中有漁父千古閑。 知君胸次五湖闊,波聲髣髴游杏壇。 少林之孫韵枮木,避世避人何用逐。 渭川謾復千畝多,江上由來一葦足。

    呂祖謙 唐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