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眼溪山記舊遊,春風籬落只供愁。 斷腸䔩䔩飄香雪,短笛一聲誰倚樓。
无
其他无
〔宋朝〕 劉應時
入眼溪山記舊遊,春風籬落只供愁。 斷腸䔩䔩飄香雪,短笛一聲誰倚樓。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銅壺漏滴斗闌干,泛灩金波照露盤。 遙想洞房眠正熟,不堪深夜鳳池寒。
江城物候傷心地,遠寺經過禁火辰。 芳草壠邊迴首客,野花叢裏斷腸人。 紫荆繁豔空門晝,紅藥深開古殿春。 歎息光陰催白髮,莫悲風月獨霑巾。
杜宇竟何冤,年年呌蜀門。 至今銜積恨,終古弔殘魂。 芳草迷腸結,紅花染血痕。 山川盡春色,嗚咽復誰論。
自怪扶持七十身,歸來又見故鄉春。 今朝人日逢人喜,不料偷生作老人。
宰府初開忝末塵,四年談笑隔通津。 官資肯便矜中路,酒醆還應憶故人。 江畔舊遊秦望月,檻前公事鏡湖春。 如今莫問西禪塢,一炷寒香老病身。
名花傾國兩相歡,常得君王帶笑看。 解得春風無限恨,沈香亭北倚闌干。
昔吏𧦧𧦧,今吏詹詹,公能馭之,鉛(一作「雄」)亦爲銛,跖(一作「路」)亦爲亷。 始泄而(一作「紲始」)苦,終優以恬。 昔民嗷嗷,今民咍咍,公能植(一作「撫」)之,鰥寡有怡。 流亡既來,徭役先具,汙茨盡開。 響覆官倉,倉無斗糧,公來幾時,積粟埋梁。 響閱官庫,庫無尺繒,公來幾時,山積層層。 瑞露溶溶,降味公松,瑞蓮漪漪,合蔕公池。 公有異政,神之祚之,民歌路謠(一作「陲」),冀聞京師。 天子明聖(一作「堂」),恩光遠而。 (見杜文瀾《古謠諺》卷七六引《皇甫持正集》卷五《吉州刺史廳壁記》引,注一作者爲《四部叢刊》本《皇甫持正集》之異文。 張儇之名,據同人《廬陵縣令廳壁記》補。 )。
不御鉛華着素衣,玉奴風調似清姿。 何郎不作凌風句,幻出江南煙雨時。
江水來自蠻夷中,五月六月聲摩空。 巨魚穹龜牙鬚雄,欲取闤市爲龍宫。 横隄百丈臥霽虹,始誰築此東平公。 今年樂哉適歲豐,吏不相倚勇赴功。 西山大竹織萬籠,船舸載石來亡窮。 横陳屹立相疊重,置力尤在水廟東。 我登高原相其衝,一盾可愛百箭攻。 蜿蜿其長高隆隆,截如長城限羌戎。 安得椽筆記始終,插江石崖堅可礲。
雁陣横空送早寒,白頭病叟住江干。 風林脱葉山容瘦,霜稲登塲野色寛。 萬里關河驚契濶,一尊鄰曲話悲歡。 書生餓死尋常事,那得重彈挂壁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