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唐宋诗

寶應寺

〔宋朝〕 曾季貍

檀心素面水沉香,一架清陰滿院凉。 莫道春歸無覓處,春歸却在贊公房。

译文

其他

猜你喜欢

  • 漫歌八曲 小回中

    叢石橫大江,人言是釣臺。 水石相衝激,此中爲小回。 回中浪不惡,復在武昌郭。 來客去客船,皆向此中泊。

    元結 唐宋诗
  • 唐鐃歌妓吹曲十二篇

    獸之窮,奔大麓。 天厚黃德,狙獷服。 甲之櫜,弓弭矢箙。 皇旅靖,敵逾蹙。 自亡其徒,匪予戮。 屈𧸾猛,虔慄慄。 縻以尺組,噉以秩。 黎之陽,土茫茫。 富兵戎,盈倉箱。 乏者德,莫能享。 驅豺兕,授我疆。

    柳宗元 唐宋诗
  • 送溫初下第

    日落濁水中,夜光誰能分。 高懷無近趣,清抱多遠聞。 欲識丈夫志,心藏孤岳雲。 長安風塵別,咫尺不見君。

    孟郊 唐宋诗
  • 酬樂天雪中見寄

    知君夜聽風蕭索,曉望林亭雪半糊。 撼落不教封柳眼,埽來偏盡附梅株。 敲扶密竹枝猶亞,煦暖寒禽氣漸蘇。 坐覺湖聲迷遠浪,回驚雲路在長途。 錢塘湖上蘋先合,梳洗樓前粉暗鋪。 石立玉童披鶴氅,臺施瑤席換龍鬚。 滿空飛舞應爲瑞,寡和高歌只自娛。 莫遣擁簾傷思婦,且將盈尺慰農夫。 稱觴彼此情何異,對景東西事有殊。 鏡水遶山山盡白,琉璃雲母世間無。

    元稹 唐宋诗
  • 重建東峰亭(有序)

    大賢志勳略,琢石依崔嵬。 聲容問古今,文字埋草萊。 仰想駐旌戟,仍聞建亭臺。 胡爲積歲荒,密邇無人開。 顧鄙作吏間,探幽來此隈。 披尋忽驚喜,歎咏空徘徊。 盼睞得殊境,卑高怯冗材。 薙蕪碧蘚出,芟竹鮮風來。 危檻架幽谷,飛軒標勝垓。 分明見城郭,畢竟拋塵埃。 疊嶂天外展,長溪林際迴。 平原淡煙境,遠壑生雲雷。 物象寧極已,英靈信悠哉。 淒清汎瑤瑟,放浪酣金杯。 求古外凡意,立言悲自媒。 永懷紫芝客,眺覽期相陪。 (清嘉慶十一年刊洪亮吉纂《涇縣志》卷三一)(〖1〗清趙紹祖《涇川金石記》載宋蔣之奇跋云:「裴丹《東峰亭詩》十六句,其碑亡之久矣。 初中裕得斷碑以示余,有其詩幷序,纔十〖「十」字似爲衍文〗六韻,而闕其十韻。 今年至水西,及還,中裕以其碑見寄云:『白雲院僧處璡掘土獲之。 』十六韻皆全,而缺二十餘字。 其前六韻幷序所缺字,則以斷編正之。 獨後十韻中缺一字不可考。 既而公曼復于民間訪得一本爲示,又補後所闕一字,遂爲完篇矣。 序雖不甚佳,而詩頗近雅,重刻之,所以存故事也。 熙寧二年十一月十六日,尚書主客員外郎前殿中侍御史裏行蔣之奇穎叔題。 」)。

    裴丹 唐宋诗
  • 登昇元閣賦詩 一

    朝宗海浪拱星辰。 (《宋史》卷二七○《魏丕傳》。 )。

    魏丕 唐宋诗
  • 過李將軍南鄭林園觀妓

    郊原風日好,百舌弄何頻。 小婦秦家女,將軍天上人。 鴉歸長郭暮,草映大堤春。 客散垂楊下,通橋車馬塵。

    劉長卿 唐宋诗
  • 晚過盤石寺禮鄭和尚

    暫詣高僧話,來尋野寺孤。 岸花藏水碓,谿水映風爐。 頂上巢新鵲,衣中帶舊珠。 談禪未得去,輟櫂且踟躕。

    岑參 唐宋诗
  • 伯堅惠新茶綠橘香味郁然便如一到江湖之上戲作小詩二首 其二

    黄苞猶带洞庭霜,翠袖傳看綠葉香。 何待封題三百顆,只今詩思滿江鄉。

    劉著 唐宋诗
  • 送陳忠玉兼寄尹夢得黄仲通并寄季通侄五首 其五

    君歸多問尹夫子,病後新詩定益工。 鴻雁南来書不到,想應全未廢書空。

    張嵲 唐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