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子扶攜返故鄉,欣然擊壤詠陶唐。 墓前自誓寜非隘,澤畔行吟未免狂。 雨潤北窗看洗竹,霜清南陌課剶桑。 秋毫何者非君賜,回首修門敢遽忘。
无
其他无
〔宋朝〕 陸游
父子扶攜返故鄉,欣然擊壤詠陶唐。 墓前自誓寜非隘,澤畔行吟未免狂。 雨潤北窗看洗竹,霜清南陌課剶桑。 秋毫何者非君賜,回首修門敢遽忘。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異方占瑞氣,干呂見青雲。 表聖興中國,來王謁大君。 迎祥殊大樂,叶慶類橫汾。 自感明時起,非因觸石分。 暎霄難辨色,從吹乍成文。 須使流千載,垂芳在典墳。
半年留醉待花開,曉去迎春夜始迴。 風煖慢行尋曲水,天晴遠望立高臺。 亦知無處將詩請,唯得終朝把酒催。 今日柳條全弄色,遊人相伴看春來。
刖足豈一生,良工隔千里。 故山彭澤上,歸夢向汾水。 低催神氣盡,僮僕心亦耻。 未達誰不知,達者多忘此。 行年忽已壯,去老年更幾。 功名如不彰,身歿豈爲鬼。 纔看芳草歇,即歎涼風起。 驄馬未來朝,嘶聲尚在耳。
是非憎愛多世偏多,子細思量奈我何。 寬却肚腸須(《布袋和尚傳》、《明州岳林寺志》作「皮常」)忍辱,豁開心地任從他(《明州岳林寺志》作「放開笑中暗消磨」,《布袋和尚傳》「笑口」作「泆日」,似誤。 )若逢知己須依分,縱遇冤家也共和。 若能了此心頭事(《布袋和尚傳》、《明州岳林寺志》作「能使此心無絓礙」),自然證得六波羅。
老枳垂藤晝常黑,雛鷹聲作嬰兒啼。 伐薪歸來遇急雨,石路下山如踏梯。
聲名本自不關身,富貴元知與禍鄰。 但恨平生閑不足,再來真作卧雲人。
聚景貯壺春,仙關晝不扃。 小桃無數發,好幸綵霞亭。
只教求食傍人門,彭澤何妨作令君。 鄉里小兒真解事,歸來草木亦欣欣。
近有平安使,新詩得盡傳。 深懷行役苦,更憶弟昆賢。 笠水鴟夷子,荆溪玉局僊。 經行如有訪,小爲繫歸船。
振袂芙蓉城裏游,香風十里勸人留。 瓦盆最恨廉泉陋,歸與誇張定自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