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唐宋诗

漁翁

〔宋朝〕 陸游

江頭漁家結茆廬,青山當門畫不如。 江烟淡淡雨疏疏,老翁破浪行捕魚。 恨渠生來不讀書,江山如此一句無。 我亦衰遲慚筆力,共對江山三嘆息。

译文

其他

猜你喜欢

  • 促剌詞

    促剌復促剌,水中無魚山無石。 少年雖嫁不得歸,頭白猶著父母衣。 田邊舊宅非所有,我身不及逐雞飛。 出門若有歸死處,猛虎當衢向前去。 百年不遺踏君門,在家誰喚爲新婦。 豈不見他鄰舍娘,嫁來常在舅姑傍。

    王建 唐宋诗
  • 雜曲歌辭 紇那曲 二

    踏曲興無窮,調同詞不同。 願郎千萬壽,長作主人翁。

    劉禹錫 唐宋诗
  • 明堂樂章 雍和

    八牖晨披,五精朝奠。 霧凝璇篚,風清金縣。 神滌備全,明粢豐衍。 載[絜]彝俎,陳誠以薦。

    褚亮 唐宋诗
  • 獄中學騷體

    夫何秋夜之無情兮,皎皛悠悠而太長。 圜戶杳其幽邃兮,愁人披此嚴霜。 見河漢之西落,聞鴻雁之南翔。 山有桂兮桂有芳,心思君兮君不將。 憂與憂兮相積,歡與歡兮兩忘。 風嫋嫋兮木紛紛,凋綠葉兮吹白雲。 寸步千里兮不相聞,思公子兮日將曛。 林已暮兮鳥羣飛,重門掩兮人徑稀。 萬族皆有所托兮,蹇獨淹留而不歸。

    盧照鄰 唐宋诗
  • 送辛少府任樂安

    才多不肯浪容身,老大詩章轉更新。 選得天台山下住,一家全作學仙人。

    張籍 唐宋诗
  • 杏花

    活色生香第一流,手中移得近青樓。 誰知豔性終相負,亂向春風笑不休。

    薛能 唐宋诗
  • 寄許八

    萬類春皆樂,徂顏獨不怡。 年來人更老,花發意先衰。 乳鵲穿壇畫,巢蜂觸網絲。 平生美容色,宿昔影中疑。 遠道何由夢,同心在者誰。 西風欲誰語,憫默遂無詞。

    張說 唐宋诗
  • 奉和顏使君真卿修韻海畢會諸文士東堂重校

    外學宗碩儒,游焉從後進。 恃以仁恕廣,不學門欄峻。 著書裨理化,奉上表誠信。 探討始河圖,紛綸歸海韻。 親承大匠琢,況覩頹波振。 錯簡記鉛槧,閱書移玉鎮。 曷繇旌不朽,盛美流歌引。

    皎然 唐宋诗
  • 題東林寺聯句

    (徐知證虔修李玄李□王三□孟拱辰〖《崇文總目》卷五有《孟拱辰文集》三卷。 《宋史·藝文志》作《鳳苑集》〗鍾敬倫〖《全唐詩》無虔修等六人詩〗)古殿巍峨鎮碧峰,晉朝靈應顯神蹤。 林間野鳥驚寅(《大典》作「朝」)梵,嶺上孤猿聽晚(《大典》作「曉」)鐘。 (節度使[特]〖時〗進檢校太尉平章事徐知證。 )鴈[□]冷雲生曉檻,虎溪秋月照寒松。 (賜紫僧虔修。 )香飛寶殿籠金像,檜倚松窗覆玉容。 (道士李玄。 )蝶戀半巖花灼灼,鹿眠深谷草茸茸。 (觀察推官賜紫金魚袋李□。 )遊僧駐錫心皆佛,老樹擎煙勢似龍。 (觀察推官賜緋魚袋王三□。 )竹蔭禪扉(《大典》作「扃」)青靄合,嵐(《大典》作「風」)蒸幽(李壁引作「山」)逕綠苔封。 (司理參軍掌表奏孟拱辰。 )流泉遶砌清聲遠,列巘趍門更憧憧。 高吟況愛無塵境(《大典》作「老來欲脫塵寰境」),吟(《大典》作「閑」)訪空關不厭重。 (管[勾]〖旬〗官賜紫金魚袋鍾敬倫(鍾)。 見《吉石盦叢書》本影印日本高山寺藏宋鈔陳舜俞《廬山記》卷四。 )(按:詩末原題一行云:「天祚二年三月十六日偶與幕客門館僧閑遊聯題。 」《全唐詩續補遺》卷十五據《永樂大典》卷六六九七引《九江府志》、卷六六九九引《江州志》收本詩,題作《東林寺天祚二年聯句》,缺第三、第四、第八聯,又聯句者姓名均不著明,統歸知證名下,實誤。 異文頗多,已出校。 李壁《王荆文公詩箋注》卷二八《和蔡樞密種山藥》注引徐知證《棗林聯句》「嵐蒸山徑綠苔封」一句。 「棗林」爲「東林」之誤。 其餘校改,所據爲羅振玉《殷禮在斯堂叢書》校排本《廬山記》、同人《貞松老人遺稿·〈廬山記〉校勘記》,羅氏曾參據日本元祿本《廬山記》。 惟《殷禮在斯堂叢書》本將詩末原題一行誤植於匡白詩題之上,當改正。 )。

    徐知證 唐宋诗
  • 存目 其一

    詩題:原無題首句:微臣自愧頭如雪,也向鈞天侍玉皇。

    李昉 唐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