濯錦江頭成昨夢,紫芝山下又新年。 久因多病疏雲液,近爲長齋進玉延。 啼鳥傍簷春寂寂,飛花掠水晚翩翩。 支離自笑生涯别,一炷爐香繡佛前。
无
其他无
〔宋朝〕 陸游
濯錦江頭成昨夢,紫芝山下又新年。 久因多病疏雲液,近爲長齋進玉延。 啼鳥傍簷春寂寂,飛花掠水晚翩翩。 支離自笑生涯别,一炷爐香繡佛前。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菊散金風起,荷疎玉露圓。 將秋數行雁,離夏幾林蟬。 雲凝愁半嶺,霞碎纈高天。 還似成都望,直見峨眉前。
玉露中秋夜,金波碧落開。 鵲驚初泛濫,鴻思共裴回。 遠月清光徧,高空爽氣來。 此時陪永望,更得上燕臺。
抱琴開野室,攜酒對情人。 林塘花月下,別似一家春。
寂寥心事晚,搖落歲時秋。 共此傷年髪,相看惜去留。 當歌應破涕,哀命返窮愁。 別後能相憶,東陵有故侯。
結交三十載,同遊一萬里。 情爲契闊生,心由別離死。 拜恩前後人,從宦差池起。 今爾歸漢東,明珠報知己。
無名無利任優游,遇酒逢歌且唱酬。 數載未曾經聖闕,千年唯只在仙州。 尋常水火三回進,真箇夫妻一處收。 藥就功成身羽化,更拋塵坌出凡流。
昨度[匡](厈)山下,春鶯曉弄稀。 今來[湓](盆)水曲,秋鴈晚行飛。 國有文皇召,人慙謫傳歸。 迴行過梵塔,歷覽遍吳畿。 杏樹栽時久,蓮花刻處微。 南溪雨颯颯,東峴日輝輝。 瀑溜天童捧,香爐法衆圍。 煙雲隨道路,鶯鶴遠驂騑。 遠上靈儀肅,生公談柄揮。 一兹觀佛影,暫欲罷朝衣。 (此詩見《永樂大典》卷六六九九「十八陽」「江」字〖七函、六十四冊〗。 )(按《永樂大典》卷六六九九「九江府」十一「寺院」引《江州志》。 「太平興龍寺在虎溪,本晉東林寺。 太元九年桓伊置,法師慧遠道場也。 」又引《元一統志》:「東林禪寺,《舊志》載在州境,晉武帝太和十年建,唐號太平興龍寺,最爲廬山之古剎,寺有慧遠袈裟。 」《江州志》又謂寺有劉孝綽、孟浩然、李白、崔融、錢起、裴休、皇甫冉、杜荀鶴及樂天之詩。 此詩即自所引錄出。 〖1〗《吉石庵叢書》影印日本藏古鈔陳舜俞《廬山記》卷四收此詩,題作《遊東林寺》。 首句作「昨度匡山下」,第三句作「今來湓水曲」,均可訂《大典》之誤,兹據改。 第十五句作「煙霞隨道路」。 又詩後附跋云:「元和十三年二月二十九日,曾孫朝散大夫使持節江州諸軍事江州刺史上柱國清河縣開國男賜紫金魚袋能再刊勒。 」)。
西風吹雁到東吳,自整寒衣欲寄夫。 一剪一鍼腸一斷,不知夫亦斷腸無。 (見清王魏勝《安州詩錄》卷一。 此詩承張靖龍同志錄示)。
祝融回祿意佳哉,挽我梅花樹下來。 一夜東風不知惜,月明滿樹十分開。
漸遠閩中地更平,土風疏爽語言輕。 山濃不减嵩高翠,溪漲渾如洛浦聲。 忽見槐花思舉子,欲求螢火遺書生。 使君元是丈人行,回首鈴齋空復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