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畏羣芳妬,先春發故林。 曾無鶑蝶戀,空被雪霜侵。 不道東風遠,應悲上苑深。 南枝已零落,羌笛寄餘音。
无
其他无
〔宋朝〕 梅堯臣
似畏羣芳妬,先春發故林。 曾無鶑蝶戀,空被雪霜侵。 不道東風遠,應悲上苑深。 南枝已零落,羌笛寄餘音。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悠悠遠行者,羈獨當時思。 道與日月長,人無茅舍期。 出門萬里心,誰不傷別離。 縱遠當白髮,歲月悲今時。 何況異形容,安須與爾悲。
往歲學仙侶,各在無何鄉。 同時騖名者,次第鵷鷺行。 而我兩不遂,三十鬢添霜。 日暮江上立,蟬鳴楓樹黃。
籬落秋歸見豆花,竹門當水岸橫槎。 松齋一雨宜清簟,佛室孤燈對絳紗。 盡日抱愁跧似鼠,移時不動嬾於虵。 西江近有鱸魚否,張翰扁舟始到家。
重岡複嶺勢崔巍,一卒當關萬卒回。 不是大夫多辨說,尉他爭肯築朝臺。
春草綠綿綿,驕驂驟煖煙。 微風飄樂韻,半日醉花邊。 打鵲拋金盞,招人舉玉鞭。 田翁與蠶婦,平地看神仙。
宵清月復圓,共集侍臣筵。 獨寡區中學,空論樹下禪。 風多秋晚竹,雲盡夜深天。 此會東西去,堪愁又隔年。
寒燈未滅夜愁添,輕帳低垂薄似煙。 忘却閨中病無寐,空教魂夢到君邊。 (又和。 見元林坤《誠齋雜記》卷下,元伊世珍《琅環記》卷上引《誠齋雜記》。 )(〖1〗《誠齋雜記》云:「唐大歷中,有人獨行到鳳凰臺,望見一男子與一婦人相和而歌,聲澈雲際。 」「歌罷,其人迫而視之,乃二獸焉,一類猪而體特高,蔚有文綵,一類龍而小,遍體純黃色。 其人驚而走。 行者問之因語其故,共往觀之,寂然無所見,惟竹書一束在地。 」)。
艮地生玄旨,(艮地者,東北也。 神秀和尚從五祖下傳一枝法,在北自爲立宗旨也)通尊媚亦尊。 (通尊者,謚號大通禪師也。 媚者,秀也。 亦尊者,三帝所尊敬,故亦尊也)比肩三九(《天聖廣燈錄》作「吼」)族,(比肩者,同學也。 三九族者,十二人也。 秀大師同學十二人)足下一有分。 (從秀和尚足下各分宗旨,南北有異)。
雨後春逾麗,平堤漲綠波。 侵人花氣釀,刺眼麥芒多。 舴艋閒蓑笠,鞦韆醉綺羅。 光陰難把翫,秀句與消磨。
醉眼乾坤大,歸心日夜長。 風霜歲云暮,塵土鬢成蒼。 俗物猶能在,危機只自防。 可無田種秫,三徑未宜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