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唐宋诗

曲渚橋送張秘校赴慶州幕

〔宋朝〕 梅堯臣

野客伐山桂,橫爲曲渚橋。 勢危寧過馬,徑狹欲通樵。 小艇何妨繫,離魂正此銷。 想君迴首處,虹影在林椒。

译文

其他

猜你喜欢

  • 奉酬韋滁州寄示

    淮揚爲郡暇,坐惜流芳歇。 散懷累榭風,清暑澄潭月。 陪燕辭三楚,戒途綿百越。 非當遠別離,雅奏何由發。

    楊凌 唐宋诗
  • 題王侍御池亭

    朱門深鎖春池滿,岸落薔薇水浸莎。 畢竟林塘誰是主,主人來少客來多。

    白居易 唐宋诗
  • 喜覽裴中丞詩卷

    新詩盈道路,清韻似敲金。 調格江山峻,功夫日月深。 蜀牋方入寫,越客始消吟。 後輩難知處,朝朝枉用心。

    姚合 唐宋诗
  • 霧紋斑似豹,水力健如龍。

    祝元膺 唐宋诗
  • 奉和九日幸臨渭亭登高應制

    秋豫凝仙覽,宸遊轉翠華。 呼鷹下鳥路,戲馬出龍沙。 紫菊宜新壽,丹萸辟舊邪。 須陪長久宴,歲歲奉吹花。

    趙彥昭 唐宋诗
  • 生死歌訣 三

    浮弦多是風頭痛,積聚體疼胸膈噎。 緊實號爲寒熱證,澁瀉煩燥小便澁。 芤脈蓋因陽耗散,鼻衂無時精炁竭。 脈沉兼优是重陰,氣刺胸膨癥塊結。 風寒相傳脈浮遲,外受寒邪內風熱。 肺受風寒痰欬嗽,左手見之心戰佚。 弱而兼濡是陽虛,汗出憎寒炁羸劣。 風濕風溫及濕溫,脈候交差要分別。 汗無重汗耳無知,妄語無瘖各部委是暍。 洪數脈來陽氣盛,目赤舌乾唇破裂。 浮而兼緊腎之虛,溫助寒邪益精血。 陽絕尺中脈細微,針灸勿令精炁絕。 促結代脈是脾虛,若見之時難救得,女人尺中須要盛,浮細沉遲是虛證。 忽然胗得寸中盈,六部無邪身有孕。 童女童男何以別?須看天真無損缺。 大凡童子脈來沉,童女尺中洪拍拍。 男子婦人精血衰,假饒覆溢脈無回。 一呼四至爲平脈,一呼一至死相催。 傷寒舌黑洗不紅,藥洗分明定吉凶。 汗若脈和無惡候,脈如躁疾命將殂。 中風目閉口開者,喉中拽鋸炁不敷。 脈若洪弦由可救,浮大多應命不甦。 男女五勞洪數脈,定知不久炁長吁。 大抵七表八裏脈,相連九道作程途。 表裏脈分輕重病,九怪傳來病不舒。 胗脈要分輕與少,始知生死可枝梧。 浮洪短促爲陽弱,沉細兼長陰有餘。 如此分張輕重斷,豈同俗眼一凡夫。 六部鬼賊是如何,造化陰陽事更多。 心火怕逢沉滑脈,肺金猶怕浮洪克。 唯有脾元惡木侵,四時寄旺本無形。 甲乙最嫌金炁重,腎中脈緩水無盈。 一位克重當須斷,二位克重却分輕。 三位克時難救療,縱然暫醒必歸冥。 水火相臨分上下,金木相侵事必凌。 水土二宮俱要靜,一宮有克少安寧。 高士要知刑克賊,孰能考究記心經。 春怕庚辛秋惡候,夏嫌水氣火相刑。 刑剋只分輕與重,自然切脈甚精明。 左手胗得重病脈,右手脈候却調勻。 只斷脈中須應病,故知命脈得和平。 假此一例餘倣此,醫門學者要勞心。 (以上三首均見《宛委別藏》影寫本杜光庭《廣成先生玉函經》。 )。

    杜光庭 唐宋诗
  • 送致明之高沙三首 其一

    忽驚風袂去翻翻,老子吟毫强更援。 底事幽懷却成惡,鵝峯一點入離樽。

    劉子翬 唐宋诗
  • 頌古十二首 其四

    裴公悟處絕譊訛,尺水能翻萬丈波。 霹靂機中反活眼,鋒鋩句裏罷干戈。 峯頭路,暫經過。 濃綠萬枝紅一點,動人春色不須多。

    釋智深 唐宋诗
  • 又用前句作七絕 其二

    老對黄花節,遥臨白帝城。 空齋聽蕭瑟,點點是鄉情。

    王十朋 唐宋诗
  • 題陳朝幹山亭二首 翠微

    高蹈烟霞遠世塵,翠微深處一綸巾。 若非嚴瀨垂竿客,即是桃源避世人。

    姜特立 唐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