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昔聞嚴助,承明厭直廬。 請章來未久,捐館遽何如。 無復淮南諭,曾成太史書。 蒼蒼不可問,揮涕望輀車。
无
其他无
〔宋朝〕 梅堯臣
平昔聞嚴助,承明厭直廬。 請章來未久,捐館遽何如。 無復淮南諭,曾成太史書。 蒼蒼不可問,揮涕望輀車。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隴頭水,千古不堪聞。 生歸蘇屬國,死別李將軍。 細響風凋草,清哀雁落雲。
陋巷孤寒士,出門苦恓恓。 雖云志氣高,豈免顏色低。 平生同門友,通籍在金閨。 曩者膠漆契,邇來雲雨睽。 正逢下朝歸,軒騎五門西。 是時天久陰,三日雨淒淒。 蹇驢避路立,肥馬當風嘶。 迴頭忘相識,占道上沙堤。 昔年洛陽社,貧賤相提攜。 今日長安道,對面隔雲泥。 近日多如此,非君獨慘悽。 死生不變者,唯聞任與黎。
已題一帖紅消散,又封一合碧雲英。 憑人寄向江陵去,道路迢迢一月程。 未必能治江上瘴,且圖遙慰病中情。 到時想得君拈得,枕上開看眼暫明。
羽檄徵兵急,轅門選將雄。 犬羊憂破竹,貔虎極飛蓬。 定繫猖狂虜,何煩矍鑠翁。 更探黃石略,重振黑山功。 別馬嘶營柳,驚烏散井桐。 低星連寶劍,殘月讓雕弓。 浪曉戈鋋裏,山晴鼓角中。 甲開魚照水,旗颺虎拏風。 去想金河遠,行知玉塞空。 漢庭應有問,師律在元戎。
大道諒無外,會越自登真。 丹元子何索,在己莫問隣。 蒨璨玉琳華,翶翔九真君。 戲擲萬里火,聊召六甲旬。 瑤簡被靈誥,持符開七門。 金鈴攝羣魔,絳節何兟兟。 吟弄東海若,笑倚扶桑春。 三山誠迥視,九州揚一塵。 我本玄元胄,稟華由上津。 中迷鬼道樂,沈爲下土民。 託質屬太陰,鍊形復爲人。 誓將覆宮澤,安此真與神。 龜山有慰薦,南真爲彌綸。 玉管會玄圃,火棗承天姻。 科車遏故氣,侍香傳靈氛。 飄颻被青霓,婀娜佩紫紋。 林洞何其微,下仙不與羣。 丹泥因未控,萬劫猶逡巡。 荆蕪既以薙,舟壑永無湮。 相期保妙命,騰景侍帝宸。
東南路盡吳江畔,正是窮愁暮雨天。 鷗鷺不嫌斜兩岸,波濤欺得逆風船。 偶逢島寺停帆看,深羨漁翁下釣眠。 今古若論英達筭,鴟夷高興固無邊。
歷戰燕然北,功高劒有威。 聞名外國懼,輕命故人稀。 角怨星芒動,塵愁日色微。 從爲漢都護,未得脫征衣。
銅官之山溪水南,周處廟前多夕嵐。 看捲雲帆歌白苧,勸嘗春酒破黃柑。 長林獨往誰能覓,幽事相關性所耽。 若欲避喧那畏虎,尚從地主結松龕。 (見嘉慶二年刊寧楷等纂《宜興縣志》卷十)。
路上忽逢深處水,(路上者,李字也。 深水者,淵字也。 唐高祖神堯皇帝姓李名淵也)等閑見虎又逢猪。 (等閑見虎者,寅也,唐高祖戊寅年登位也。 又逢猪者,亥也,高祖丁亥年崩)小小牛兒雖有角,(小小牛兒者,高祖武德四年九月日,有前道士太史令傳奕,先是黃巾黨其所習,遂上表廢佛法事十有一條。 大略而云:釋經是損國破家,未聞益世,請胡佛邪教退還天竺,凡是沙門放歸桑梓,則國家昌泰,李孔教行矣。 高祖納奕奏書,乃下詔問諸沙門曰:「棄父母鬚髭,去君臣花服,利在何間,益在何情? 損益二宜,請動妙釋。 」時有琳法師,上表得延五年。 高祖崩,太宗登位,再興佛法矣。 具如別傳。 言半角者,正當挃觸,而無害即是)清溪龍出總須輸。 清溪者,山名也。 龍者,琳法師護法之龍,能令傳奕等邪見之徒總須伏也。 )。
高樓昨夜西風轉,耿耿銀河雲葉卷。 擎空皎月弄嬋娟,領略溪山堪指點。 秋光次第磨青銅,一味清凉襲庭院。 遥知天外鵲橋成,織女牛郎會佳燕。 凭高翻憶鳳樓人,慇懃乞巧陳芳奠。 可堪目斷心旌揺,砌成幽恨無人展。 促樽欣得莫逆交,脈脈閒愁憑理遣。 清狂舉白話平生,午夜香燃殘寶篆。 凄凉此際憶年時,爛漫瓊樓興不淺。